花蓮「向日廣場」再活化 打造海洋文化基地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縣29日電)花蓮漁港旁的「向日廣場」因租約糾紛興訟而閒置多時,終於在疫情趨緩後,縣府今天在廣場前舉辦以「海味,嗨way」為題的開幕活動,將打造以海洋文化為主軸的產業孵化基地。
承辦單位號召海青應援團協助,除海味市集外,還邀集12個花蓮職人上菜,端出的12道菜都是使用在地漁貨和食材,同時把漁船當作舞台,由縣長徐榛蔚敲響啟航之鐘,象徵一起打造共好、共創的願景。
徐榛蔚致詞表示,樂見農業處與民間的力量共同把「向日廣場」整理好,目前第一期的攤位店鋪將委外招租,後續有第二期整理好的房舍也可以加入營運。
承辦人、多羅滿賞鯨總經理呂世明表示,此次的市集感謝24個攤商加入,全部都是堅持零廢棄、無塑料、友善海洋,整個活動傳達環境永續的精神;希望此基地未來結合旅遊、廚藝、文創、教育、文化、環教等,讓青年願意返鄉,一起共創花蓮美好的未來。
海鮮餐廳第二代曾璽文運用在地食材在料理上,並以「海洋主廚愛爾文」為名拍攝影片在youtube分享,他說,花蓮有大山大海眷顧,有北回歸線畫過,有黑潮洋流經過,可以在山海中找食材、從文化中發想,創造屬於台灣人的海洋文化。
「向日廣場」的建築空間裡展出一頭等比例的抹香鯨裝置藝術品,由創作者陳聖文利用廢棄漁網、羊毛條、木板、鐵件等完成,牆上是攝影師金磊的水下攝影作品,展期至今年底。
抹香鯨作品曾在高雄駁二和國美館展出,在不同的展場引發不同的震撼,呈現出人類對動物的壓迫和限制、過度消費烙下的傷痕,這次來到花蓮展出,更多加了溫柔的期許和希望。
有著地中海風情歐式建築的向日廣場,前身是「鳥踏石廣場」,縣府曾委外經營但成效不好,並淪為蚊子館,曾遭監察院彈劾。2013年花蓮區漁會承租後,更名為「向日廣場」對外營業,2018年漁會與業者因合約糾紛興訟而閒置,去年官司結束,縣府編列預算開始進行整理向日廣場。(編輯:黃世雅)110082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