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岸工程發現稀有台灣火刺木 九河局設復育基地
2021/3/12 16:14(3/12 16:52 更新)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12日電)水利署第九河川局在花蓮木瓜溪進行護岸工程,發現2棵稀有的原生種台灣火刺木,其中1棵高達3公尺,不但工程道路因此改道,還設立復育區域,預計種植400棵台灣火刺木。
第九河川局今年在花蓮溪水系主要支流木瓜溪左岸辦理「木瓜溪華隆護岸及初英一號堤段的河川改善工程」,增設防汛道路等設施,改善工程約2公里,總經費新台幣6700萬元,預計今年12月完工。
第九河川局長謝明昌指出,施工過程中意外發現2棵原生種台灣火刺木,最高有3公尺,以高度推算,樹齡約有50年以上,不過因2棵長得很近,其中1棵健康狀況不理想,由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協助後續治療,也可作為復育樹苗的種原。
台灣火刺木生長於砂質土壤,有耐旱、耐風及耐瘠的特性,花蓮太魯閣立霧溪至台東都可看見,因河川疏濬,原生棲息地遭破壞,數量大幅減少。
第九河川局指出,經委外生態調查,花蓮縣內原生種台灣火刺木數量僅剩20多棵,分布在花蓮溪流域,平均高度約1公尺,木瓜溪發現的原生種是目前發現最大棵。
第九河川局指出,民國106年農委會出版的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將台灣火刺木列為易受害(VU)等級;在環評植物生態評估技術規範中被列為第一級稀特有植物。
謝明昌指出,108年曾與花蓮林管處在花蓮溪河畔種植2000棵台灣火刺木,這次在木瓜溪同樣導入復育工作,特別增設復育基地範圍,希望能將伴生河床的台灣火刺木種回來。
第九河川局今天邀請鄰近的南華國小、銅門國小師生,在護岸工程區種下100棵台灣火刺木樹苗,預計將種植400棵;2棵原生種台灣火刺木則將圍起來,作為未來生態解說的定點。(編輯:孫承武)11003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