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珊瑚礁復育奇兵 培育桶成本低適用種類繁多
2020/11/26 14:01(11/26 16:11 更新)
(中央社澎湖縣26日電)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水產種苗繁殖場研發戶外「珊瑚培育桶」進行珊瑚礁復育,不僅成本大幅降低復育成本,可適用的種類也繁多,今年更取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證書,為復育立下大功。
了解澎湖水域生態人士今天表示,澎湖的珊瑚礁群先前因長年遭中國滾輪式拖網破壞與毒電炸魚等狀況,被破壞殆盡,導致漁業資源枯竭。
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自民國107年起進行多物種珊瑚培育研究,並選定馬公鎖港杭灣、烏崁、風櫃等海域進行珊瑚礁植栽復育,其中鎖港杭灣目前成為首座珊瑚海洋花園,海底生態旅遊最佳場域。
水產種苗繁殖場技士柯志鴻指出,澎湖早期以生態養殖法來復育褐色軸孔珊瑚,但有受水質、光照影響及清理環境費時等不利因素,研發戶外「珊瑚培育桶」後,問題終獲得改善。
柯志鴻表示,「珊瑚培育桶」類似陸上的珊瑚農場,每座約1噸重,配置有養槽、槽體、濾槽、排水位、溢位孔與打氣設備等,可培育200株珊瑚礁苗,每桶造價約在新台幣1萬元上下,可大幅降低育苗成本達50%以上,可適用的種類也繁多。
柯志鴻說,除培育軸孔珊瑚礁,紫色珊瑚、綠色桌形軸孔珊瑚、紅色鹿角珊瑚等物種與馬糞海膽、硨磲貝及馬蹄鐘螺等幼苗都可適用,對於穩定珊瑚礁生態系具有相當成效。
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水產種苗繁殖場研發「珊瑚培育桶」獲得專利權,期限至西元2030年6月18日止,主責的柯志鴻也榮獲全國傑出公務人員殊榮。(編輯:戴光育)109112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