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農業缺工 雲林縣爭取開放外籍移工
2019/3/22 16:43(3/23 07:59 更新)
(中央社記者葉子綱雲林縣22日電)雲林縣農業產值居全台之冠,卻面臨人口老化、農業缺工等困境,縣長張麗善今天為農民請命,希望農委會與勞動部合作,開放養豬、養禽、農業等類別外籍移工。
今年大蒜、茶葉等農作物受到暖冬乾旱影響,其中雲林大蒜受損最嚴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委陳吉仲到雲林虎尾,視察大蒜受損情形,縣長張麗善等各界陪同,建請加速現金救助作業、納入蒜種補助及開放農業外勞。
張麗善指出,雲林縣有49.7%農業人口,農業產值在民國104年至106年連續3年超過新台700億元,農業人口及產值都居全國之冠,但是農業缺工嚴重,長時間工作、面對烈日酷冷環境,高齡務農人口難以支撐,農業勞動力不足將造成產能降低的隱憂。
對於勞動部配合農委會提案開放乳牛飼育業及農業外展移工,張麗善說,乳牛飼育業占雲林縣畜牧業極少數,除了季節性農業缺工由農會辦理,長期性農業缺工,希望增列養豬、養禽、設施蔬果花卉果樹等類別。
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張麗善表示,雲林縣積極配合中央政策,辦理農業技術團、畜飼育團牧、農事服務團等補充人力措施,然而最後能留下服務農村的勞力仍極少,農業缺工嚴重,也導致非法雇用外勞日增,希望農委會與勞動部合作,開放農業外勞,解決農業困境。
陳吉仲表示,農委會調查雲林以南8縣市農業長期缺工情形,考量各地農業生產特性,希望透過勞動力外展服務輪流運用,由地方農會辦理,預計今年4月上路,希望在農委會、地方政府及農業團體共同合作,農業缺工能有效解決,至於推動機械化也要加速,未來更要加速推動農業保險,讓農業永續經營。(編輯;黃世雅)108032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