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鼻器告別過敏 醫:切勿使用眼鏡用生理食鹽水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5日電)春季易誘發鼻過敏,不少民眾選擇使用洗鼻器告別過敏,醫師提醒,洗鼻使用茶水、眼鏡用生理食鹽水、自來水都是錯誤行為,恐有感染風險,建議選洗鼻用生理食鹽水、蒸餾水等。
對於有過敏性鼻炎的人來說,春季是最難熬的時候。隨著花粉四散飛揚,加上空氣污染和霾害問題加劇,鼻腔容易累積灰塵、花粉和細菌,進而引發鼻塞、打噴嚏、流鼻水等不適症狀。一般而言,鼻子具有自清能力,無須借助洗鼻器清除鼻腔內髒汙微粒。
當髒汙過多或具傷害性,可能影響鼻腔黏膜清除及保護功能。亞東醫院耳鼻喉暨頭頸外科主治醫師洪偉誠今天在記者會上介紹鼻過敏救星「洗鼻器」,他說,洗鼻器主要功能是藉由水流灌注,清潔鼻腔內致病原,恢復鼻腔過濾雜質與有害物質功能,緩解鼻竇炎、 過敏性鼻炎等症狀。
洗鼻器是由一個容器、出水口和鼻套組成, 利用手動擠壓或電動形式將生理食鹽水送入鼻腔,再由另一側鼻孔或口排出。洪偉誠表示,使用洗鼻器必須準備專用的洗鼻鹽或生理食鹽水,建議水溫為攝氏30至35度,再將洗鼻鹽溶解在蒸餾水或過濾水中。
洪偉誠說,使用洗鼻器過程建議民眾頭部略向前傾,再將洗鼻器出水口對準上側鼻孔,輕輕擠壓洗鼻器,讓鹽水從一側鼻孔流入,並通過鼻腔,由另一側鼻孔流出。不是所有患者都適用洗鼻器,有中耳感染情形、洗鼻後耳朵有脹痛不適感或近期有開耳朵或鼻子手術,應諮詢醫師再使用。
洪偉誠也分享常被患者問到的迷思,「洗鼻鹽水使用自來水就好」就是其一,他說,自來水可能含有微生物,對鼻腔造成感染風險,切勿使用茶水、眼鏡用生理食鹽水,建議使用水源為蒸餾水、煮沸過的水、過濾水等,過度洗鼻可能引起鼻腔乾燥或刺激,建議每天1至2次。
洗鼻器屬第一等級醫療器材,如裝置內含沖洗溶液或洗鼻鹽,則屬第二等級醫療器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代理署長林金富提醒,選購洗鼻器必須認識洗鼻器是醫療器材,購買時要看外盒有無標示醫療器材許可字號,使用前要詳閱說明書,才能正確使用。(編輯:張雅淨)11402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