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餐桌計劃 外傘頂洲夕陽餐會
(中央社記者謝佳璋嘉義11日電)「我們就是要用照片把你們吸引過來!」置身在外海沙洲,佐以夕陽餘暉,在潮汐浪花聲中品嚐創意美食,感受逐漸上升的海平面。這樣特別且難忘的用餐體驗,透過社群分享果然吸引許多人參與,期待藉此活動能喚起你我對於農村文化、大自然與土地的重視。
發起以農村、土地結合用餐體驗的「幸福果食」團隊,把用餐當成一個展覽,帶領大家深入全台鄉間小鎮,而畫面中每個人都是主角,從親近土地、親近自然的過程中,喚起對環境的重視。而此次餐桌計劃來到嘉義東石鄉的外傘頂洲,一個人稱「移動的國土」的外海沙洲。
既然叫沙洲,用餐前當然得先到東石漁人碼頭搭船出海,大約航行15分鐘,看到了停泊在海上等待的餐會裝備船跟大家揮手打招呼,原來今天夕陽餐會的地點還沒有完全浮出海面上,也讓大家對這次的夕陽餐會增添了些許神秘感。不過,餐會時間還沒到,船長帶領大家繼續向前航行,準備登上外傘頂洲南岸,體驗自然、人文和沙洲生態。
因為潮汐變化,登岸的過程只能用搶灘來形容,但每個人的臉上沒有驚恐的表情,反而是開心喜悅的心情,大家幾乎都是第一次踏上外傘頂洲柔軟的沙洲,這片受到波浪、沿岸流及東北季風影響,平均每年往西南方向漂移數十公尺的「移動國土」;在這裡不少人體驗耙蛤蜊、看小螃蟹,欣賞豐富生態和蚵棚風景。幸褔果食執行長楊宜菁接受中央社訪問說,實地走訪讓大家了解自然地景的美,也知道過去雲林外海有些建設為了填補當成海埔新生地,造成生態和人文的改變,透過環境教育能喚起民眾對土地的認識和愛。
返航時,夕陽餐會地點的沙洲己經完全露出海面,鯉魚旗隨風飄揚,歡迎著船上的貴賓,餐會的桌椅在沙洲上沿著一道美麗的弧線排好,搭配無邊際的夕陽餘暉,唯美的景色令人讚嘆,舉起手中的迎賓香檳,向夕陽和大自然致意。楊宜菁說,想要欣賞台灣農村美麗的景緻不需要在農田上蓋建築物,透過移動的方式,當下把農村最美麗的畫面留在記憶裡。
移動餐桌計劃不僅僅是邀請民眾來吃一頓飯,而是希望透過食物與環境教育,重新定義土地與人之間的價值。用旅遊的方式讓消費者認識土地和農村產業,透過商業體驗模式,帶領大家深入台灣的農漁村,感愛台灣農村獨有的文化和價值。
夜幕低垂,活動也接近尾聲,幸褔果食開玩笑地說,不幫忙收桌子就不會開船,希望大家一起把餐桌上的餐盤用具,沒吃完的食物分類收拾好,什麼也不留下,把土地還給大自然,只要大家把滿滿的回憶和剛剛埋在心中那顆感受農村、創造農村價值的種子帶回家。10610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