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金門美麗潮間帶 老戰場演繹生命奇蹟

2017/1/30 12:58(1/31 12:5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黃慧敏金門縣30日電)金門縣戰地史蹟學會調查烈嶼地區潮間帶多樣性生物,發現台灣未記錄種生物多達30餘種,其中包括多種罕見的海膽與蟹類。調查記錄拍攝的影像,現在古寧頭戰史館展到2月底止。

戰蹟會受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進行這項調查,主持人烈嶼生態觀察者洪清漳與團隊人員花費1年時間探訪烈嶼地區各潮間帶,用攝影做記錄,調查行動深入且詳實。

戰蹟會表示,洪清漳團隊發現的種類數量高於以往所有的調查報告,其中烈嶼地區潮間帶無脊椎動物更是豐富,反應過去研究工作嚴重低估金門潮間帶生物的豐富度。

在調查工作期間,團隊人員發現了蛞蝓的種類高達30餘種,其中絕大多數台灣、金門沒有紀錄,例如肉食擬海牛、舌片鰓海蛞蝓、深綠海天牛、紅禾慶海牛等。

戰蹟會表示,這些海蛞蝓顏色鮮艷、造型可愛,不輸時下流行的寶可夢。這些調查記錄拍攝的影像,現在國家公園古寧頭戰史館三營區展出,展期到2月底止。

此外,曼氏孔盾海膽、雷氏餅海膽、二色桌片參、斑砂海星、海棒槌、南方帚蟲、中華虎頭蟹、溝紋擬盲蟹、披髮異毛蟹、三葉角菱蟹、牧氏毛粒蟹等也都是台灣罕見或是沒有紀錄種。

寄生在伍氏奧螻姑蝦身上的大島似殼菜蛤則是目前國內尚未紀錄發表種。除此之外,更有許多台灣未曾見過的海洋物種還在陸續鑑定中。

調查團隊人員表示,烈嶼擁有綿長約20多公里的海岸線、廣闊的潮間帶和多樣的海岸景觀,底質環境變化多端,從花崗岩礁質、沙質、泥沙質、到玄武岩岩礁都有,多樣的潮間帶底質環境,提供多種生物各類型棲地與微棲地,呈現烈嶼潮間帶生態的多樣性。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不過,令人憂心的是,金門過去因軍事管制,開發程度較低,保留豐富自然資源;但是軍管時期結束後,面臨劇烈開發不當工程的嚴重衝擊,加上過去金門潮間帶調查甚少針對烈嶼生態及棲地環境進行調查,因此政府與民眾對於潮間帶的保護觀念也相對缺乏。

戰蹟會表示,這次的調查工作不但能深入發現新物種,瞭解自然資源的變動,同時也可進行環境資源調查,建立生物資源圖鑑,讓民眾親近並認識潮間帶生物;同時提供相關單位未來在進行海洋工程時的參考,進而珍惜海洋資源,瞭解自然保育與棲地維護的重要性。106013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