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精神 楊文全要讓農村價值被肯定
(中央社記者王揚宇宜蘭2日電)小農團體「倆佰甲」發起人楊文全20年來從事農村規劃,他自覺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所以轉行當農夫,實踐理想;他離開宜縣農業處長位置,重拾鋤頭務農,當實踐者,要結合眾人之力,讓農村價值被主流社會肯定。
走在員山鄉台七線上,農夫們在等待春耕到來的同時,準備前置作業。楊文全與其他農夫一樣,穿上雨鞋、揹著鋤頭,踩進泥中挖除田埂周邊,無法被曳引機清除的雜草。
從研究室走到戶外,楊文全虧自己說,過去20年都在農村規劃研究,但理想和現實還是有一段差距,而「我用最精華的時段,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我必須有所突破,」所以選擇從「基層」做起,下田當農夫,試著把理論與實務相結合,找出圓夢的方法。
楊文全在民國103年底,被宜蘭縣長林聰賢延攬,擔任農業處長,當時許多小農期許他能成為「宜蘭農業最強的後盾」;楊不負眾望,上任沒多久就推出宜蘭縣「興建農舍申請人資格及農舍建築審查辦法」,捍衛農地農業價值,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規定,就是「農舍不能蓋在田中央」。
談起這段往事,楊文全笑說其實很不好意思,因為農舍議題是累積龐大社會力量後的結果,自己只是去接最後一棒,有點像在「割稻尾」的感覺,不過「我一生的歷練,彷彿就是為了處理這件事(農舍)」。
楊文全去年初遭撤換後,重回倆佰甲當起全職農夫,繼續推廣友善耕作理念與技術,倆佰甲成員數也日漸增加,從4年前草創期的幾人,今年會成長到70人。
楊文全說,倆佰甲成員與其他單位團體有一個夢想,就是想讓「農村價值被主流社會肯定」,使都市再度需要農村,這不像過往只是糧食的供應,也要是心靈層次的供給。
楊文全談到,台灣農業乃至農村最大的問題,是年輕人不願返鄉務農,導致農村人口老化程度加劇,這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農村沒有價值感,無法吸引年輕人回來,並不是有沒有賺錢的問題。
楊文全指出,農村在過去50年、60年來的地位,在主流社會中是被人貶低的,讓人有一種農村就是黑黑、臭臭的錯誤聯想;雖然他們在做的事情,跟台灣農業產值沒有什麼關係,但如果把價值系統建立、被肯定,年輕人才有可能進來。
該怎麼做?楊文全解釋,倆佰甲成員來自各領域,有外國教師、工程師、學生等,他們有不同的專業,例如「田文社」用文字報導農村生活、「米米之音」用廣播傳遞農村訊息等,要用大家激發出的創意,對農村注入產銷、耕作等新觀念。
最後,楊文全相信「如果我能促成『兩佰』甲的農地友善耕作,那蘭陽平原農地應該就會改成友善耕作,我不知道這一天什麼時候會到來,但只要有開始,就會離成功近一點。」106010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