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發表全國最高速自駕技術 4年將投入50億元
(中央社記者吳睿騏桃園機場24日電)經濟部今天與桃機公司舉辦「機場自駕接駁驗證」成果發表,結合5G智慧路口技術,可達到國內自駕車速最快每小時50公里,未來4年至少投入新台幣50億元,提高國際競爭力。
桃園國際機場公司表示,場域驗證路線從第二航廈為起點,行經第一航廈、航郵中心、航警局及台北關,全程共4.2公里,自2022年8月啟動測試,至今已累積運行里程逾1000公里。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表示,這次與交通部的合作在技術上有很多重要突破意義,它是國內現行自駕車速最快,達到每小時50公里,是自駕車的里程碑,也是全世界第2個在國際機場做接駁的案例,代表台灣在智慧運輸、自駕發展上已達到國際水準。
邱求慧說,目前為止,全國有15案已在各地正式上路,未來除在自駕車相關交通法規必須要排除、適用,在科研方面還有很多技術問題要突破,包括更高的速度或更複雜的路況,估計在未來4年,至少會投入新台幣50億元台幣的研發經費,以挑戰更高的技術,達到更高的國際競爭力。
工研院機械所長饒達仁表示,工研院的自駕車技術在硬體部分,基本上是跟國內零組件廠商、整車廠商一起合作,目標是朝向整車跟零組件都是在地化生產,軟體部分,則依國際標準跟交通部規定做出基本的操控能力,期待未來可做到全場域整車實驗,讓廠商可做出更多可輸出國際的技術。
桃園國際機場公司董事長楊偉甫指出,桃機是24小時運行的服務單位,自駕車可在員工或駕駛的調度上減少很多人力需求,降低疲勞駕駛狀況,這次測試的結果符合期待,這種共同跨域整合的合作經驗在國外很少見,期待場域的實測完成後,能導入到真正的商業運轉,讓台灣在智慧機場或者智慧交通方面能領先全球。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自動駕駛技術部經理胡家睿說,工研院自駕車感知系統由8支攝影機、5個光達、5個雷達所組成,鏡頭可處理複雜背景下的紅綠燈辨識與車輛、行人識別;雷達協助感知自駕車與其他車輛間的相對速度,讓車輛能更精準地計算速度;光達利用雷射精準量測自駕車與周遭建築物、車輛間距離,使自駕車更正確地判斷車道切換位置。(編輯:張銘坤)112052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