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對抗暖化 NASA工具鎖定全球逾50個甲烷「超級排放源」

2022/10/26 11:10(10/26 12:4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華盛頓25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科學家利用一種研究塵埃如何影響氣候的工具,確認了全球50多個排放大量甲烷的地點,此一發展可能有助人們對抗這種強效溫室氣體。

NASA署長尼爾森(Bill Nelson)在今天刊出的新聞稿中說:「控制甲烷排放是限制全球暖化的關鍵。」

法新社報導,尼爾森說,「這項振奮人心的新發展不僅有助研究人員更精確地鎖定甲烷排放來源,也能就如何迅速解決這些問題提供見解」。

NASA指出,其「地表礦物粉塵源調查」(Earth Surface Mineral Dust Source Investigation, EMIT)目的在於促進科學家對空氣塵埃對氣候影響的了解。

7月安裝於國際太空站的EMIT儀器,聚焦範圍可小至足球場大小。但儀器除了能研究塵埃,也展現出檢測甲烷的能力。

NASA說,截至目前,已在中亞、中東和美國西南部發現50多個甲烷氣體的「超級排放源」,其中大多與化石燃料、廢棄物或農業部門有關。

NASA首席科學家兼資深氣候顧問凱文(Kate Calvin)表示,EMIT「額外的甲烷檢測能力,提供了絕佳機會來測量和監測導致氣候變遷的溫室氣體」。

迄今為止,全球氣溫上升約有30%是由甲烷造成。

儘管大氣中的甲烷含量遠低於二氧化碳,但對全球暖化的短期效應卻比二氧化碳更強。若以百年為單位,甲烷造成溫室效應的威力大約是二氧化碳的28倍;若以20年為單位,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80倍以上。

甲烷在大氣中存留時間較短,僅約10年,不像二氧化碳留存數百甚至數千年。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的數據,這意味在本世紀中葉前,甲烷排放量急劇減少將可降低預期全球暖化的幅度,有助達成巴黎協定將地球平均升溫限制在攝氏1.5度的目標。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領導EMIT任務計畫的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研究技術專家索普(Andrew Thorpe)說,EMIT偵測到一些有史以來最大的甲烷羽流(methane plumes)。

索普說:「我們在短時間內的發現已超出預期。」(譯者:劉文瑜/核稿:蔡佳敏)111102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