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 8樓高巨浪恐頻繁侵襲南半球
(中央社雪梨12日綜合外電報導)一份最新研究發現,全球暖化恐在未來80年於南冰洋引發更龐大且頻繁的巨浪,到21世紀結束前,澳洲、太平洋與南美洲的海岸線都可能遭侵蝕受損。
「南華早報」報導,科學家通報在南冰洋的怪獸級巨浪已可達8層樓高,隨氣候變遷還可能變得更巨大、更頻繁。紐西蘭海軍1900噸級巡邏艦「奧塔戈號」(Otago)2017年遇上20多公尺高的巨浪,差點翻船。
而在隔年,紐西蘭坎貝爾島(Campbell Island)外海的浮標在一場大風暴裡測得23.8公尺高的巨浪,締造南半球巨浪的新紀錄。
隨著南半球邁入深冬,這些巨浪變得更狂暴,平均都在5公尺以上,超過10公尺更是家常便飯,有時甚至可能達25公尺,相當於16部轎車相疊的高度。
紐西蘭海軍另一艘與奧塔戈同型軍艦「威靈頓號」(Wellington)2014年在駛往次南極島嶼中途,就因14公尺高的巨浪被迫返航,有畫面拍到艦首破浪航行之際一度被巨浪整個淹沒。
所幸南冰洋並非交通頻繁海域,頂多是一些破冰船、科研船,還有少數漁船與小型遊輪。
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的最新研究報告發現,地球暖化會在未來80年引發更強的暴風,催生出更巨大、更頻繁的巨浪,這些巨浪在南冰洋已越來越多。
研究發現,若不遏止全球碳排,大洋地區的巨浪頻率與規模最多會增至10%。反之,若能做到減少碳排與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這些異常巨浪的增幅就會顯著降低。
這份報告撰稿人之一的楊恩(Ian Young)警告,全球約2.9億人所居住的地區,每年有1%的可能出現大洪水,「巨浪風險日增恐形成災難,巨大與更頻繁的暴風會帶來更多洪災與海岸線侵蝕」。
帶領這份研究的學者梅烏奇(Alberto Meucci)表示,報告顯示南冰洋地區已明顯更易出現巨浪,在21世紀結束前可能衝擊到澳洲、太平洋與南美海岸線。(譯者:陳亦偉/核稿:陳昱婷)10906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