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印度洋偶極事件 恐增加侵台颱風強度與次數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31日電)跨國團隊歷時20年研究發現,印度洋、太平洋氣候會相互影響,其中「正相印度洋偶極事件」可能間接導致台灣夏颱強度增強、秋颱數增加,甚至春雨減少等極端氣候出現。
2001年起,台大地質系國家講座教授、同時也是台大理學院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沈川洲帶領「很嗨實驗室」 (HISPEC),受澳洲國立大學教授妮莉莉・亞伯蘭 (Nerilie Abram)邀請,採集蘇門答臘群島的珊瑚標本進行年齡分析,透過台灣提供的「鈾釷定年技術」,研究時間長達20年,企圖還原印度洋氣候變化史,了解全球極端氣候挑戰。
沈川洲表示,全球氣候系統環環相連,跨國研究發現,隨著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增加,過去千年來僅10次的「正相印度洋偶極事件」(Positive Indian Ocean Dipole),發生頻率正在上升,從平均25年出現1次,近期縮短成3年1次。
正相印度洋偶極事件是指印度洋東風盛行(正常情況下是西風盛行),導致東印度洋海水水溫下降、乾燥空氣下沉,不僅造成東非多雨、東南亞乾旱,還可能導致澳洲南方缺少海洋水氣的供給,導致澳洲去年發生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森林大火,燒毀20%的森林面積。
團隊還發現,偶極事件還常常與「中太平洋型聖嬰」事件共伴發生,間接影響台灣降雨型態,這項研究成果也刊登在3月的頂尖期刊自然(Nature)。
沈川洲表示,珊瑚就像海水的溫度計,團隊用1株現生珊瑚與8個化石標本,測量珊瑚的氧同位素資料,了解自西元1240年以來,前後時間長達500年的印度洋氣候變化史。
沈川洲解釋,其他研究也發現中太平洋若持續異常高溫,夏季颱風強度可能更強,侵襲台灣的秋季颱風數目也會相對增加。甚至,因為西太平洋地區盛行西風改變區域環流,會導致台灣春雨持續減少。
觀察台灣地區西元1961到1990年的雨量資料,中太平洋型聖嬰年時期,會導致台南、高雄在3到5月間的雨量只剩下一般時期的3成,季節旱象恐怕愈加嚴重,政府也必須有更全面的因應對策。
跨國團隊由澳洲、亞洲、美洲總計14個研究單位組成,台大地質系參與者包含沈川洲、博士後研究員余采倫與已畢業的碩士班學生許家豪。這項成果由科技部卓越領航計畫、教育部深耕計畫、台大核心研究群計畫與永續地球尖端科學研究中心共同支持。(編輯:張均懋)109033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