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大象罹癌致死率低 可能和殭屍基因有關

2018/8/15 23:45(8/16 08:4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猶他州鹽湖城15日綜合外電報導)大象罹癌致死率不到5%,人類卻高達25%,可能和大象體內的一種「殭屍」基因有關。

今天發表於科學期刊「細胞報告」(Cell Reports)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長壽大型動物可能有一種天生抗癌機制,就是其體內有一種「殭屍」基因,會因DNA受損而甦醒,進而導致癌細胞死亡。

研究報告作者、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演化生物學家林奇(Vincent J. Lynch)表示:「(癌細胞)若自殺,那麼受損的DNA就永遠不會具備最終引發癌症的潛能。」

殭屍基因是由一種「假基因」引起。後者是發生突變或失去活力的正常基因,會從很久以前的演化過程中就開始不斷累積。大象和海牛之類的現存近親身上有許多複製版的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基因,但這些複製版基因的運作方式和原版基因並不完全相同。

不過林奇指出,大象身上有一種殭屍基因似乎已經復活,且「發展成一種新開關」,會對DNA損傷產生反應。他表示,前述研究發現就包含一個較大拼圖中的一塊碎片。

林奇說:「可能有許多東西都有助於強化抗癌能力,其中之一在大象身上發現了。」

本身是小兒腫瘤學家的美國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小兒科教授兼亨斯邁癌症研究所(Huntsman Cancer Institute)研究員許夫曼(Joshua Schiffman)表示:「由於體型、細胞數目和壽命的緣故,牠們(大象)都應會罹患癌症。」

許夫曼和許多研究人員發現,大象、弓頭鯨等動物儘管體型龐大又長壽,卻已演化出「天生抗癌」的機制。有些弓頭鯨可活超過200歲。

科學家分析大象的基因和分子內部運作模式,希望找出讓人類預防、甚或治療癌症的新方法。

許夫曼的研究涵蓋可能賦予大象特殊能力的其他基因,能在癌細胞開始發展前就先予以消滅。許夫曼特別將其中一種名為p53的腫瘤抑制基因稱為「基因警察」,因為其在阻止DNA損傷發展成為癌症的過程中扮演一角。大象擁有數十種複製版的p53基因。

人類身上通常只有兩種複製版的p53基因,且不像大象所擁有版本那麼強大。當p53基因發生突變或失去活力,就像發生在許夫曼的許多病患身上那樣,癌細胞發展就會不受控制。

林奇的研究顯示,在大象身上,p53也會加速殭屍基因發展。不過專家表示,還需進行更多研究,以證實林奇的研究發現,並確實釐清殭屍基因究竟如何在分子層級運作時就殺死細胞。(譯者:陳宜君/核稿:張佑之)107081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