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南極洲臭氧洞漸修復 人口密集區破更大

2018/2/7 12:59(2/9 10:1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巴黎6日綜合外電報導)一份研究今天指出,保護地球生物免於致命紫外線輻射的臭氧層,在南極洲上空雖有修復,但人口最稠密地區上空的破洞卻變大,出乎科學家意料之外。

法新社報導,各國1987年簽訂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禁止使用會破壞臭氧層的工業性噴霧,這種噴霧會分解高層大氣的臭氧,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破壞尤其嚴重。

近30年後,如今南極洲上空和平流層上層的臭氧洞都明顯出現修復跡象。但同時,一個20多人的國際研究團隊警告,平流層下層、約10到24公里上空的臭氧分子卻在慢慢分解。

研究主筆、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Zurich)研究員波爾(William Ball)告訴法新社,「在熱帶和中緯度地區」,也就是大部分人口聚居地帶,「臭氧層還沒開始復原」。

「事實上,情況變得比20年前還更糟一點。」

過去研究指出,剛邁入21世紀時臭氧層破壞情況最嚴重,約減少5%。

這篇新研究發表於「大氣化學與物理學」(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期刊,研究人員以數個衛星量測得的數據為基礎,估算臭氧又減少了0.5%。

波爾說,若獲證實,這將代表臭氧層耗損程度「當前是史上最嚴重」。

研究共同作者、倫敦葛拉漢氣候變遷和環境研究所(Grantham Research Institute o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nvironment)副所長黑格(Joanna Haigh)說:「臭氧層破壞情況比蒙特婁議定書實施前來得輕微,但這些地區的紫外線輻射更強,也有更多人居住。」(譯者:梁元齡/核稿:林憬屏)10702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