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未來5到10年 台灣IBM:輔助人類決策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6日電)工研院IEK今天舉行產業趨勢發展研討會,台灣IBM公司表示,未來5到10年的人工智慧居輔助角色,為人類的決策加值,目前已著墨於醫療、金融、物聯網領域,企業現在就應採用人工智慧。
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舉辦橫跨兩週共6天的「眺望2018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由IEK資深研究團隊提出各領域面對未來人工智慧結合物聯網(AIoT)的契機和挑戰。
台灣IBM公司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總經理賈景光以「人工智慧對台灣產業的機會與挑戰-Watson應用」進行專題演講。近年AI(人工智慧)蓬勃發展,主要是因為「市場發生變動因素太頻繁」、「大量資料處理」有關,人工智慧的發展需要以大量事實為基礎,並透過不斷自我學習與互動,來協助人類做決定,目前出現高度需要人工智慧輔助的系統包括交通、醫療和金融市場。
賈景光表示,短期5到10年的未來,人工智慧是協助加值人類的智慧和決策,所以IBM以擴增智慧AI (Augmented Intelligence)為主力發展,並非發展取代人類的人工智慧。
他表示,例如IBM人工智慧品牌-華生(WATSON),它不是通用必殺型的人工智慧,而是針對產業別和功能別分門別類,並有多樣應用程式介面(API)可連接使用,目前集中在個別行業如醫療健康、金融服務、物聯網提供服務。
賈景光強調,未來不是電腦打敗人類,而是運用人工智慧的人打敗沒有運用人工智慧者的局面。
賈景光說,IBM全球調查顯示,74%的組織具備發展AI的潛力,他對企業或組織跨入AI的建議,第一是現在就是採用人工智慧的時機,第二是資料的真實性,第三結盟夥伴。
工研院IEK主任蘇孟宗認為,面對AIoT時代來臨,台灣的AI優勢在於製造業的終端資料、各類型資料庫(先進製造、健康醫療等)及半導體核心運算技術等,應運用優勢扮演垂直整合或生態系領導者的關鍵夥伴,同時透過智慧系統與服務,可望提升製造業附加價值創造,強化供應鏈管理與帶動新需求,也能提高服務業勞動生產力,創造新型態科技服務模式。1061106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