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3D列印志工 幫身障者打造義肢輔具

2016/7/9 10:52(8/24 11:5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創客風潮來了專題之三十七(中央社記者吳怡玲、繆宗翰台北9日電)3D列印也能製做義肢輔具。台灣有一群自造者,他們不是職業工作者,但卻願奉獻私人時間,為委託人量身打造3D列印義肢輔具,盼提供更多肢體障礙者便利的生活。

「手創未來」(E-Nabling The Future)源自美國,是一群公益性質的「自造者」(maker,又稱創客)。他們透過社群平台互動連繫,並利用私人時間以3D列印技術為委託人量身打造合身且價格低廉的義肢輔具。

在台灣,也有這樣一群人,希望能盡自己的一份心力,讓身障者能有更便利的生活。

台灣「手創未來」的創辦人陳怡安說,自己是學生物工程的,在學校時就在做醫療設備,大約在2014年開始接觸到國外透過3D列印技術製作義肢輔具的資訊,便透過網路與國外的「手創未來」聯繫,也在台灣的創客空間認識到許多maker,進而開始在台灣推動「手創未來」運動。

他說,3D列印義肢輔具最主要能服務身障兒童,傳統義肢價格動輒上萬元甚至10萬元以上都有,但兒童成長速度快,義肢更換頻率高,平均半年至一年就必須更換,對經濟條件弱勢的家庭而言,勢必造成經濟負擔。

他表示,透過3D列印技術製造的義肢輔具,成本大約2000元至3000元即可製作,可隨著兒童生長更換,經濟負擔較輕。

但陳怡安也坦言,3D列印跟傳統義肢還是有很大的差別,前者目前還沒有辦法受到正式的品質控管,而傳統義肢價格高也是有原因的,因為材料、運作方式、結構等都是經過嚴密的品質測試,確保使用者可以安全使用,貼近皮膚的材料也是要經過認證,這些都是傳統義肢成本會那麼高的原因。

此外,不同於國外對肢體障礙的看法較為開放,在台灣推動兒童3D列印輔具仍有困難。

陳怡安指出,這幾年他觀察到,台灣的家長不想讓孩子的缺陷或是身體狀況得到太多關注,有些人選擇不戴義肢或戴美觀手,想要在外觀上面避免吸引額外的眼光,但是就目前3D列印的款式,確實比較顯眼。因此也希望嘗試製做軟材質的義肢以更具美觀性。

陳怡安說,「手創未來」並不是商業機構,而是以義工的形式為委託人製作3D列印義肢,因此也只會向委託人收取材料成本的費用,而目前就接洽的為託人來講,年輕族群比較願意嘗試。

委託人的林志龍是在一次創客活動中與「手創未來」聯繫,成功的製作一支能讓他彈奏吉他的義肢。

林志龍說,自己一直想學吉他,但過去購買的義肢都是「美觀手」無法操作吉他的撥片,而透過「手創未來」製作的功能輔具,將撥片與義肢結合,讓他可以順利的一圓音樂夢,不僅重量比傳統義肢輕,價格也相對便宜很多。

陳怡安也提到,由於3D列印義肢輔具目前仍未有法律認可,因此還不能算是正式的醫療用品,委託人也等於是參與「手創未來」的研究計畫。此外,目前透過3D列印製作的輔具負重也有限,不能提取重物。

至於「手創未來」的困境與發展,陳怡安表示,目前他接觸到的maker圈仍以機電、零組件、職能治療等理工科系背景的maker為主,缺乏人文科系的設計、藝術人才,相對的行銷能力也比較弱。

他提到,其實在國外,maker往往綜合了各種跨領域人才,因此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人才加入,讓社會上需要服務的人能透過更多管道,認識「手創未來」。105070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工程師讓鋼鐵人成真 吹氣就能掀起頭盔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