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後備軍人因宗教拒教召挨罰 人權會籲研擬替代方案

2025/2/21 15:25(2/21 15:3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示意圖。(中央社檔案照片)
示意圖。(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21日電)國家人權委員會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一名陳情人退伍後受洗,未依教育召集令報到遭判刑確定,但政府應參考國際人權標準,在兼顧國安需求前提下,提供後備軍人合適的、非軍事性的替代方案,確保宗教信仰自由及公平對待。

人權會委員會議今年1月通過「後備軍人因宗教信仰拒絕教育召集遭判處刑罰等情」案的調查報告,今天透過新聞稿說明案情內容及建議。

此案緣於1名陳情申訴人向人權會陳情,指他服義務役退伍後,因受洗成為耶和華見證人,基於教義與良心信念拒絕任何軍事訓練,未依教育召集令報到,後遭判刑確定。

人權會指出,經調查發現兵役法雖規範役男可於服役前申請替代役,但對於退伍後因信仰轉變而拒絕軍事召集的後備軍人,則無類似機制,導致基於相同信仰理由,服役前後適用的法律待遇卻有所不同,構成不合理的差別對待,恐違反「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CCPR)第26條關於法律平等保護原則。

人權會說明,ICCPR第18條也規定,宗教信仰自由是基本人權,包括信仰、思想與良心的自由,且宗教信仰自由不僅涵蓋個人的內在信念,也包含實踐與表達信仰的權利,在ICCPR第22號一般性意見也明確指出,依信仰拒服兵役的權利可以從第18條中找到依據,並應受到保障,且不得因拒服兵役而受到歧視。

此外,人權會解釋,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與歐洲人權法院也經由多件實務案例,認為政府應提供良心拒服兵役者非軍事性的替代方案,以符合信仰自由保障標準,韓國等建立相應制度,允許良心拒役者選擇公共服務作為替代方案。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人權會談及,對照國際人權標準,台灣未提供後備軍人拒召的替代方案,反而祭以刑罰處理,已難以保障後備軍人宗教信仰自由,與國際趨勢背道而馳。

人權會建議,政府應研修相關法令,增訂後備軍人在召集期間,因宗教信仰因素可選擇非軍事性質替代方案,以保障其宗教信仰自由。另外,政府在提供後備軍人替代選擇方案時,也應建立審查與認證機制,以兼顧國家安全需求及宗教信仰需求的真實性與制度公平性。(編輯:張若瑤)11402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