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地馬拉媒體專訪 張俊菲:強化台灣投資及雙邊貿易
(中央社記者李登文瓜地馬拉市17日專電)駐瓜地馬拉大使張俊菲接受瓜國主流媒體「自由新聞報」(Prensa Libre)專訪,強調台灣將持續強化投資瓜地馬拉和拓展雙邊貿易。她也透露,今年3月台灣咖啡業者將再組團來瓜地馬拉採購咖啡豆。
張俊菲表示,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日前訪問瓜地馬拉,特別強調瓜國與台灣維持外交關係,將帶來更多的繁榮與投資,而美國的加入也讓台美瓜三邊關係更加穩固。
擔任駐瓜地馬拉大使6個月,張俊菲強調,台灣與瓜地馬拉擁有90年的邦交,雙邊關係緊密,在農業、教育、基礎建設、醫療等領域長期合作。而在瓜國總統阿雷巴洛(Bernardo Arevalo)提出的國家發展計劃中,台灣更可提供寶貴的發展經驗。
尤其在促進投資與強化雙邊貿易方面,張俊菲指出,去年已經邀請65位台灣的企業家來瓜地馬拉進行商業採購與投資評估。同時,台灣也協助瓜國的企業拓展亞洲市場,邀請超過20位瓜國企業家前往台灣參加國際展覽,希望透過台灣的平台進入亞洲市場。
張俊菲表示,瓜地馬拉擁有中美洲最大的市場、充沛的勞動力和豐富的資源,面對全球供應鏈的整合,台灣與瓜地馬拉可以掌握投資契機,共同強化經貿合作。
她舉例,去年成功吸引台灣一家電動機車業者,在瓜國建立組裝廠,雇用當地勞工。更重要的對投資者而言,瓜地馬拉還能成為進入其他國家市場的跳板。例如透過「近岸外包」策略,企業可以在瓜地馬拉生產,並將產品出口至鄰近地區甚至是美國,而台灣的目標,也是將瓜地馬拉視為進入中美洲市場的樞紐。
此外,目前已經有兩家「循環經濟」的企業對瓜地馬拉投資興趣濃厚,計畫利用咖啡渣、竹子與甘蔗等原料,來生產鞋類與其他產品,其中一家企業預計在今年投資400萬美元設廠。
此外另一家企業可利用鳳梨皮、葉子等廢料,透過技術轉化為織物纖維與其他材料,不只兼顧環保及耐用,還將結合「碳信用」制度,進一步提升瓜地馬拉環保以及工業化水平,這也是目前台灣努力促成投資的目標。
至於台灣消費者最熟悉的瓜地馬拉咖啡,張俊菲指出,瓜地馬拉咖啡品質優良,在台灣市場的占比更已上升到第4位。此外,瓜地馬拉銷往台灣的咖啡,僅占瓜國總出口量的2%,這證明台灣市場具高度成長潛力。
為了進一步擴大貿易,12位台灣咖啡業者也將在3月組團來瓜地馬拉採購咖啡豆。除了農產品,瓜地馬拉的手工藝品、紡織品、皮革與玉石也可以透過台灣的國際展覽進入亞洲市場。
張俊菲補充,2024年台灣與瓜地馬拉的雙邊貿易額達到3億4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11億1800萬元),其中台灣從瓜地馬拉進口近1億5000萬美元,主要產品為糖、甘蔗製品與咖啡;而瓜地馬拉則從台灣進口1億9000萬美元,主要為化學品(如肥料)、石化產品(如柴油)、運輸設備、電子產品與機械設備等。
「自由新聞報」專訪中,也聚焦美國國務卿魯比歐訪問瓜地馬拉,特別強調瓜國與台灣的外交關係。張俊菲表示,美國的支持將有助於台灣、瓜地馬拉與美國之間,建立更具戰略性的夥伴關係,而台美瓜3國都有共同的價值觀,也就是民主、自由與人權,而這也將成為深化彼此聯盟與合作機制的重要起點。(編輯:韋樞)114021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