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電影澳洲發光 導演盼國際看見台灣民主開放
(中央社記者楊淳卉墨爾本2日專電)以民主運動為背景的同志電影「青春並不溫柔」於雪梨放映後,昨晚參與第3屆「墨爾本台灣影展」閉幕片。導演蘇奕瑄向中央社表示,盼藉此片讓更多國家觀眾知道台灣是亞洲最民主開放的國家。
2023年上映的「青春並不溫柔」為今年第31屆「酷兒螢幕雪梨同性戀狂歡節電影節」(MGFF)唯一入選的台灣電影,昨晚再度於澳洲播映。電影改編自1994年文化大學抗爭事件,描述美術系學生為爭取創作自由爆發罷課抗爭,故事糅合愛情、同志議題、成長與自我認同。
蘇奕瑄向中央社說,台灣在2019年同性婚姻合法化前,同志電影並不多,期待藉由這部作品,讓海外觀眾看到「台灣已經能夠拍這樣的電影」,也希望透過這部作品,讓更多其他國家觀眾知道台灣是亞洲及華人地區最民主開放的國家。
蘇奕瑄說,無論是哪個國家,異性戀或是同性戀,大家對於感情與愛擁有共感,「青春並不溫柔」在雪梨放映時,有澳洲觀眾向她表達非常喜歡這部片,「應該是有一些情感觸動到他們。」
蘇奕瑄在映後座談分享劇本發展歷程,2014年前後,因中國因素催生出許多公民運動,當時身為「憤青」的她積極參與包括太陽花學運等公民運動。因此,她在2015年撰寫劇本時,抗爭占據了劇本絕大篇幅。然而,她於2018年繼續發展劇本後,則能以「拉開更多距離」方式看待這些事件,重新檢視自己與事件的關係。
蘇奕瑄提及,例如,2018年以前撰寫的各版劇本,女主角之一「魏青」最終都會「領便當」走向死亡;但2019年台灣同婚合法化後,她決定以不同視角改寫1994年的故事。她將另一女主角「季微」設定為當代女性,把「魏青」從過去框架中拉出來。魏青不再依循30年前的處境,只能走向死亡或進入異性戀婚姻。
蘇奕瑄也分享台灣創作的現況,由於中國因素,許多作品若要向中國發展就得「去台灣化」,而電影拍攝費錢耗時,她曾擔心拍攝的議題不被資方接受。「不過,我都拍了有關創作自由的電影,如果還自我箝制和審查,未免太荒謬了!」她期許自己的創作不被框架,並努力拍好每部作品。
此外,蘇奕瑄今年新作「變局下的台灣」(Taiwan in Transition)紀錄片,以國際視角回顧台灣2016年至2024年的8年轉變,專訪時任總統蔡英文及國內外重量級人士,獲得關注。她向中央社分享,「8年前,世界看台灣是依附在中國局勢下的小島;但8年後,台灣慢慢被世界看見」,越來越多人知道台灣在世界的地位。
蘇奕瑄說,台積電在全球晶片供應鏈具關鍵角色,台灣在疫情期間也幫助許多國家,同婚更讓世界看到台灣與中國非常不同,「台灣和中國最大分別,就是我們是一個民主國家」。過去許多人分不清台灣與泰國的分別,現在越來越多人知道台灣在世界的地位。
第3屆「墨爾本台灣影展」昨晚於澳洲活動影像中心(ACMI)閉幕,今年選映導演靳家驊作品「小曉」、陳潔瑤執導「只要我長大」及蘇奕瑄作品「青春並不溫柔」3部台灣電影。3位導演都親臨出席座談,原民會亦對陳潔瑤此行提供支持。(編輯:馮昭)1130602
- 2025/01/21 15:24
- 2024/06/04 16:02
- 2024/06/03 17:05
- 同志電影澳洲發光 導演盼國際看見台灣民主開放2024/06/02 12:45
- 2024/06/01 08:09
- 2024/05/31 10:0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