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經濟學人:台灣不會輕易放棄半導體優勢

2023/10/17 22:14(10/17 22:2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示意圖。(圖取自Pixabay圖庫)
示意圖。(圖取自Pixabay圖庫)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17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近日報導,儘管全球地緣政治主要國家將半導體視為影響經濟的關鍵動力,紛紛提升該產業發展,但台灣不會輕易放棄本身的半導體優勢。

「經濟學人」最近一篇報導分析台灣如何保護各國垂涎的半導體產業。報導提到,從1970年代起直到近幾年前,台灣的半導體曾看似值錢但卻乏味,雖然台灣晶片製造廠讓全球電子業持續運轉,但往往是晶片組裝成的裝置成為新聞頭條焦點。

不過,現今情況已不復以往。目前全球地緣政治主要國家認為微處理器不僅能驅動機器,更能驅動經濟。美國為了把晶片製造業帶回國內,大手筆提供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6兆元)政府補貼。

歐洲也有類似計畫,尤其為了要降低對台灣的依賴。日本產官學聯手打造的「晶片國家隊」Rapidus目標在2027年前開始量產2奈米高端晶片,這僅是台灣半導體龍頭台積電預計開始量產2奈米的短短2年後。

台積電主要競爭對手韓國三星也希望在2025年開始量產2奈米晶片。中國則是期盼建立無須仰賴科技進口的獨立晶片業,不再被美國卡脖子。

報導指出,台灣面臨很高的風險,只要各界都依賴台灣半導體,這樣的想法就會持續。但如果晶片在別處製造,台灣的「矽盾」就會變得脆弱。

另一方面,台灣晶片商也有理由維持在本地生產。過度的海外擴張恐弱化本地研發網路,讓外國企業更容易搶到員工。這就是為什麼台積電美國廠興建工程在2025年及2026年完工時,並不會生產最高端的晶片,最先進的晶片仍會在台灣生產。

台積電去年花費50億美元的研發費用,較2021年多了30%,多數研發都在台灣進行;今年7月還在新竹總部旁邊啟用新的全球研發中心,共有7000名研發人員進駐。只要研發工作留在台灣,台積電的最先進晶圓廠就可能留在國內。

負責供應鏈其他部分的台灣企業同樣有類似考量。日月光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封裝廠,在過去,半導體封裝曾是一個沒有吸引力的行業。

但隨著摩爾定律的推進越趨困難,日月光這類的企業可透過晶片封裝,協助提升處理能力,日月光的年度研發經費於2017年到2022年間倍增至8億美元。

台灣政府也有意維持國內晶片業優勢,長期抑制新台幣幣值以支持晶片等出口,以及補貼能源及水的價格,這都是晶片製造商大量使用的資源。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上個月表示,台灣設計高鐵網路的時候很可能將晶片製造納入考量,讓晶片製造廠員工能快速穿梭於不同生產地點。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不僅如此,台灣政府最新計畫是提升國內的晶片設計,經濟部上個月宣布,將提供2500萬美元補助,協助中小型IC設計業者。台灣政府預計未來推動的10年「晶片驅動台灣產業創新計畫」將納入更多項目。

經濟學人報導結尾寫道,台灣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矽盾。(譯者:侯姿瑩/核稿:陳正健)112101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