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拜登承諾協防台灣 美對中國新鷹派共識成型

2022/9/20 15:49(9/20 18:2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周世惠舊金山19日專電)美國總統拜登近日再度承諾,若中國武力犯台,美國將協防。美媒報導評論,美國公開支持台灣的熱情反映對中國的「新鷹派共識」,美中關係多年來持續惡化,未來可能更糟。

美國總統拜登18日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60分鐘」(60 Minutes)節目專訪中被問及若中國武力犯台,美軍是否會出兵協防台灣?拜登果斷地回答:「會,若發生前所未有的攻擊(unprecedented attack)。」

主持人再三確認,是否代表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不同,若中國侵台,美軍的男男女女將會保護台灣,拜登再次回答說:「對。」

美國新聞網站VOX報導,這至少是拜登任內第4次打破美國長期以來的「戰略模糊」政策,就北京宣稱有主權的民主台灣提出承諾,也是明確地表達華府如何以「新鷹派現實」看待中國。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8月訪台後,中國在台海周邊軍事演習予以回應,讓世人對中共挑釁的軍國主義印象深刻。

美國國會兩黨皆支持裴洛西訪台,即使有專家認為相關時機升高美中情勢,不過,公開支持台灣的熱情反映了美國對中國的「新鷹派共識」。

許多觀察家認為拜登對中國採取的路線,很像前任美國總統川普。

美國兩黨政治對各項政策幾乎都很分歧,唯獨對中國議題有共識。塔弗茲大學(Tufts University)國際政治學教授德雷茲納 (Daniel Drezner)把2019年比喻為「新紅色恐慌」(New Red Scare),也就是「中國構成生存的威脅,不僅在經濟、政治和軍事,還包括意識形態」。

「紅色恐慌」(Red Scare)是美國歷史上興起的反共潮流,第一波發生在1917年至1920年間、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後;第二波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50年代初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盛行之際,反共思潮後來影響了美國許多政策。

面對中國日益增強的侵略性,美軍去年對太平洋防禦投入71億美元,比拜登要求的多了約20億美元;為對抗中國在科技及生產的主導性,拜登政府主張復興美國的產業政策。

鷹派的聲音崛起,儘管有些學者反對,不希望引起新冷戰,但兩黨的共識認為中國的政策傷害了美國經濟、威脅美國在亞洲的主導地位。儘管這些都不是新議題,近年的美國總統皆認知亞洲是美國外交政策的重要舞台。

過去10年,美國對中國政策有大轉變,從歐巴馬政府「重返亞洲」(Pivot to Asia)政策,在亞太優先的前提下仍給予和中國交往的空間;接著川普政府強調民族主義和激進主義,打美中貿易戰、提高進口關稅等,這是美國冷戰結束以來首次公開揭示「對抗強權」;現在拜登政府提出一系列反中政策,美國進入「強權競爭」(Great Power Competition)的時代。

報導指出,2022年民主黨的亞洲政策與共和黨的政策很相似,只是少了煽動性的論述,並為合作預留空間,而兩黨都主張對中國採強硬態度,且「現在」就要強硬。

拜登政府把美中關係緊張以及國會兩黨的鷹派態度都歸咎於中國。美國國務院顧問查列特(Derek Chollet)說,中國對裴洛西訪台反應過度,並切斷了所有對話,包括氣候變遷議題,「他們弄巧成拙、也不符合世界的利益」。

不過,蘭德公司政治學家馬扎爾(Michael Mazarr)提出警語,美國更加傾向鷹派抗中的同時,要想清楚如何從這樣的關係獲利,並保護最重要的利益。(編輯:周永捷)11109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