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籲北京停止對台施壓 學者:重申拜登基本政策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台北12日電)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昨天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通話,並呼籲北京停止對台施壓。國際關係學者分析,布林肯的發言是重申美國總統拜登政策,當前美中相互妥協的可能性低,這次對話僅是維持一種溝通形式。
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楊潔篪通話時,除了呼籲北京停止對台施壓,和平解決兩岸議題外,也提到香港及新疆情勢。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丁樹範說,布林肯已非首次呼籲北京停止對台施壓,此次對話,感覺是當前美中合作或妥協的可能性低,雙邊「為了講而講」,維持一種溝通形式。
評估美中關係現況,丁樹範指出,美國前總統川普零星式地刺激中國,拜登上台後,制中動作也沒少,且一環扣一環。中國10日通過「反外國制裁法」,反制美國意味明顯,顯示北京對拜登政府已不再抱有期待。
丁樹範說,在可預見的未來,西方世界對中國的好感絕不會增加,這將構成惡性循懷,擴及西方與中國互動的其他面向。此外,反中、同情台灣已成華府及美國智庫的主流意向,加上川普班師回朝的動作頻頻,未來可能祭出更強烈的反中論調,為拜登帶來對中國更加強硬的壓力。
丁樹範研判,美中競逐態勢將維持20幾年,而此際美國國際支持度及國內信心度大幅回升,將有助美國維持及強化各面向的國際競爭力,美國在疫苗研發領域領先即是一例。
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張國城也說,布林肯發言並無新意,而是反映拜登基本政策。布林肯跟楊潔篪之所以通電,應與中國希望美國解釋美參議員日前訪台的真實目的有關,「楊潔篪想向美國討一個說法」。
張國城說,美國聯邦參議員達克沃斯、蘇利文及庫恩斯等人來台,讓中國比美國更有對話意願,北京想必已透過外交途徑抗議,並要求美國解釋訪團確實目的,且楊潔篪也有其他要談的議題,美方準備一段時間後,兩人昨天正式通話。
至於外界關注美議員訪台後中國是否有所動作,而台灣空軍本月4日起便未發布共機動態。張國城表示,外界多認為中國密切觀察台灣一舉一動,「有事就會出動共機」,但台灣一有動作、共機便出動繞台,久而久之,中國前線部隊的技術性安排及行動規律便會被掌握,這是中國不願見的。
此外,張國城說,台灣疫情嚴峻,絕對是中國採溫情攻勢的良機,北京改以疫苗拉攏台灣民心,故多日未出動軍機;中國未來可能會持續對台祭出懷柔政策,大舉歡迎台灣人到中國施打疫苗。(編輯:林克倫)11006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