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對美布局 與拜登核心幕僚多有往來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8日電)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外界關切民進黨未來與民主黨互動;學者認為,歷史上,民主黨向來與民進黨友好且熟悉;民進黨國際部主任羅致政說,民進黨從2013年恢復設立駐美代表處後,持續與兩大黨廣結善緣。
羅致政分析,民進黨2008年到2016年失去政權期間,美國是民主黨執政。過去在陳水扁執政時期,民進黨一度被美方視為麻煩製造者,華府對民進黨抱持很大的疑慮,2008年蔡英文出任民進黨主席後,花費很長時間努力修補、恢復美國民主與共和兩大黨對民進黨的信任與信心。
不過,蔡英文2011年首次代表民進黨角逐總統大選,當年9月展開訪美行程。「金融時報」曾引述「不具名」美國資深官員稱,美方懷疑蔡英文是否有意願且有能力,維持近年來區域所享有的兩岸關係穩定;羅致政說,2011年的經驗顯示,當時民進黨與美方互信還未建立起來,但2015年,蔡英文第二次再去美國時,整個氛圍就很不一樣。
2015年6月,當時的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訪美,先後會晤時任國安會前亞洲事務資深主任麥艾文、國務院副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等人。
這是台灣首次有總統參選人在美國國務院內、與美方官員會面,被認為是台美關係的重要突破;蔡英文當時會見的布林肯,現在是拜登外交政策的核心要角。
此外,2015年的美國行,蔡英文還赴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表公開演說,當時是由前美國國務院主管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康貝爾(Kurt Campbell)主持。
2016年4月,蔡英文當選總統後,康貝爾、麥艾文等人也曾赴台灣拜會蔡英文;康貝爾現在是拜登競選團隊高級顧問。
羅致政說,康貝爾與駐美代表蕭美琴、外交部長吳釗燮的關係都很好,雙方都是長期的互動。
曾在歐巴馬任內擔任國防部政策次長、被視為拜登政府可能出任國防部長的人選之一的佛洛諾伊(Michele Flournoy),日前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發表文章,提到北京誤判危險與重建美國在西太平洋能力的絕對重要性。
2015年11月佛洛諾伊曾帶領「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訪團訪台,拜會當時的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兩人針對台美關係、兩岸情勢及國防安全議題進行深度交流。
對於民進黨與民主黨互動的轉變,羅致政認為,2013年是重要的起點;扁執政時期,停掉民進黨駐美代表處運作,2013年民進黨重新設立駐美代表處,負責民進黨在野時期重要的對美工作,與兩大黨廣結善緣;從2013年至今,駐美代表處繼續保持運作,沒有因為民進黨重新執政,就停止。
羅致政指出,任何國家,外交互動時,都是以執政的政黨為主要互動對象,與在野黨的互動比較低調、謹慎,但不代表沒有互動;外交部的駐美代表處與民進黨駐美代表處有分工,黨的駐美代表處比較沒有拘束,與反對黨、智庫的互動,黨的駐美代表處可以保有彈性,接觸對象更廣,美方也比較沒有忌諱。
羅致政說,民進黨從2008年之後,努力解決與美國兩大黨的互信危機,今年蔡總統連任就職時,拜登在推特上恭喜蔡總統,顯見蔡總統的連任是受到美國兩大黨的歡迎;此外,美國國會這幾年陸續通過的幾個友台法案,都是兩大黨共同支持的,這都是長久經營的結果。
另外,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受訪指出,民進黨政府必須等待拜登團隊完全成立,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期才會有完整的對中、對台論述,時間至少要一年以上,因為美國新總統上任一年後會提出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也因此,未來的一年,台美關係以及過去與川普政府的各項協議、默契、合作方案全部要重置,這是現在可以看到的具體挑戰。
不過,董立文也說,在歷史上,美國的民主黨,向來與民進黨更加友好且熟悉,民主黨比較強調民主人權,從90年代開始,當時民進黨是在台灣的反對黨,美國的民主黨向來支持民進黨。
2001年8月拜登接任參院外委會主席後首次出訪,首站就選在台灣,當時拜登也與時任總統陳水扁會面。那是拜登首度訪台,也是美台1979年斷交以來,第2度有參院外委會主席率團造訪台灣。
根據總統府新聞稿,拜登當時表達對於台灣的前途,他堅決主張要由台灣人民來決定。
董立文說,拜登對台灣並不陌生,過去歐巴馬政府裡很多重要幕僚,對民進黨也很熟悉;他說,蕭美琴從90年代開始,就跟民主黨打交道,她來往最熟悉的就是民主黨,蕭美琴今年派駐華府後,首度參與智庫公開活動、哈德遜研究所的座談會,這場會議也邀請2位民主黨人士。
董立文認為,蔡英文政府早就做好了與美國任何的新政府繼續合作的準備,台美關係未來會繼續往前推動。
董立文指出,拜登在競選過程中很少談到台灣,不過,選前十天,拜登投書世界日報,談到推崇台灣民主自由、科技發展,也承諾勝選會強化推動台美關係的進展。
董立文說,外界看拜登新政府對中、對台的政策,不只是要跟川普政府比較,更重要的是跟歐巴馬政府比較,因為民主黨、共和黨目標雖一致,但方法策略並不同,他認為,拜登在防中、反中的論述,會比歐巴馬政府更加明確。(編輯:楊凱翔)10911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