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閔任台大校長獲同意 學者:先天限制的妥協
(中央社記者顧荃、陳至中台北24日電)台大校長遴選爭議多時,教育部長葉俊榮今天宣布「勉予同意」管中閔擔任台大校長。有學者認為,這樣的結果是政治判斷,在很多先天限制下的妥協。
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今年1月選出管中閔為新校長,原訂2月上任,但教育部認定遴選程序有瑕疵,要求重啟遴選,遭台大拒絕,雙方僵持近一年,直到今天,教育部長葉俊榮召開記者會宣布,「勉予同意」管中閔擔任台大校長。
對此,台灣教授協會會長林秀幸告訴中央社記者,這就是政治判斷,管案拖延了很久,原因是此案是否涉及大學自治的範疇、遴選程序的行政瑕疵等問題,確實各說各話,是一個冗長論辯的過程。台灣民主化時間很短,不斷遇到問題是很正常的,確實需要透過論證來釐清。
林秀幸表示,藍綠鬥爭下,民眾對事件沒有耐心理解、名嘴擅長操作民意等種種不利的條件,讓討論變成口號,蓋掉了需要論證的細節,影響九合一選舉結果。蔡政府本應等待訴願結果再做決定,但在未來總統大選的壓力下,訴願還沒出爐,先做了政治判斷。
林秀幸不願評論教育部的決定是對或不對,但她認為,這是很多先天限制下的妥協,就長遠而言,要如何深化民主根基,是整個台灣都必須去思考的課題。
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吳瑞北表示,教育部今天宣布「勉予同意」,是不是對的時間、對的人、對的決定,值得各界深思。尤其監察院明天還預計要約談管中閔,行政院訴願結果也還未公布,此時就由教育部來出說明結果,對官方行政部門的威信恐怕會有影響。
吳瑞北提到,葉俊榮接任教育部長後,於9月12日提出要求回到台大遴選會第4次會議的5個候選人階段,到今天改口「勉予同意」,中間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好像沒做什麼事,就自己縮回去」。如果是因為大選結果影響,「也讓人懷疑這種是非的議題,難道可以用選舉結果來決定嗎?」
吳瑞北也呼籲教育部,應當好好檢討校長遴選制度的缺失。照理說教育部對國立大學的監督,應該比對私立大學嚴格,但在大學校長遴選上,反而是對私校有審查權,對國立大學卻沒有。
吳瑞北說,無論如何,法規都只是最低的標準,要擔任台大校長,統治的正當性很重要,否則很難推動校務。這次校長遴選恐怕沒人敢說完全沒有任何瑕疵,後續檢討值得各界持續關注。(編輯:唐聲揚)107122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