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權力結構底定 首要挑戰2018年選舉
(中央社記者謝佳珍台北1日電)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選舉結果出爐,多數現任中常委連任成功,也有不少青壯世代上榜,黨內權力結構底定,面臨首要考驗將是攸關存亡的明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
中常委向來被視為國民黨內權力核心,每週三固定開會,可以參與討論重要決策;雖然國民黨自去年淪為在野,中常會重要性大不如前,但這次仍有49人角逐,是近7年來人數最多的一次。
黨籍立委、現任中常委黃昭順以939票拿下第一高票,23名尋求連任中常委有20人連任成功;6名立委當中,黃昭順、蔣萬安、江啟臣、徐榛蔚當選,陳雪生、賴士葆落馬。
雖然多數中常委連任成功,但青壯派表現不俗,蔣萬安、江啟臣、彰化縣議長謝典霖、台北市議員徐弘庭都擠進權力核心,且也有黑馬竄出,例如國民黨屏東縣黨代表聯誼會會長楊博仁、台北市彰化同鄉會理事長謝坤宗,為中常會注入新血。
觀察這次當選名單,現任與曾任民意代表超過半數,符合黨主席吳敦義「黨意與民意充分結合」的構想,未來如何忠實反映基層聲音,讓在野的國民黨更貼近民意,新科中常委扮演重要角色。
國民黨從今年4月受理黨主席選舉登記以來,將近半年時間都是在選舉,5月選完黨主席、黨代表,9月選中央委員,今天改選中常委,10月中旬接著選地方黨部主委;中常委改選結果出爐,黨的主要權力結構總算底定。
明年地方選舉被視為2020年總統大選前哨戰,也是國民黨存亡關鍵一役,國民黨有輸不得的壓力,考驗著黨主席吳敦義如何整合黨內,找出最適當的人選上場應戰,以及新科中常委如何發揮最大力量協助勝選。
國民黨新的決策中心形成,象徵邁入新階段,但環顧黨內外情勢,對內有黨產遭凍結,發不出薪水的窘境,對外有2018年地方選舉與2020年總統大選要面對,國民黨誓言重返執政,挑戰不少。106100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