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兩岸協議監督條例 事前監督較完備
2016/3/22 18:47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22日電)總統當選人蔡英文今天主持民進黨黨政協調會議,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部分,她要求黨團儘速做成相關決議;據轉述,民進黨版監督條例草案將以「兩岸」為名,事前監督機制較完備。
也是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在黨政協調會議中要求,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部分,請黨團儘速做成相關決議,並與各方溝通,達成共識。
民進黨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施克和會後轉述,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今天討論重點在兩部分,一是監督的強度與密度,包括談判前、中、後,立法部門扮演的角色,以及行政部門與立法部門互動的設計;另一部分討論的是談判的彈性。
施克和說,今天討論的傾向是「事前的監督機制,會有比較多的設計、比較完備」,這個方向要等智庫黨團把文字設計出來,黨團會整合出一個黨版,預計最快3月底前可提出,「在這個會期一定會提案」。
施克和說,談判前、中、後,在不同階段,國會在資訊、談判範疇的參與會相當多。原則上就是,談判前、行政機關的準備,就要與立法部門有些溝通;要去談判前,立法院某程度的授權權限的範圍,能夠有具體的框架原則。
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媒體追問,監督條例的名稱到底是什麼?施克和說,「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今天討論是這樣」。
負責此案的前陸委會副主委邱太三說,監督強弱、前後順序,有人喜歡「前強後弱」,有人喜歡「前弱後強」;即使是「前強後弱」。各國也有一些不同的方法,例如有人認為國會可以派代表去當顧問,有人則認為不要,民進黨針對各種利弊、國會狀況交換意見。105032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