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踩線團申請來台 學者贊同觀光小兩會先討論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台北5日電)中國福建、上海旅遊踩線團已向台灣申請來台考察,但陸委會及觀光署都認為要循觀光小兩會討論後再進行,目前台旅會持續接洽海旅會,學者認為,先透過小兩會溝通是有其必要性。
中國大陸國台辦1月24日證實,福建、上海旅遊踩線團已向台灣提出來台考察申請。陸委會回應,踩線團來台等事宜先循觀光小兩會(台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與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討論後再進行。
交通部觀光署長周永暉日前也呼籲,雙方應先透過觀光小兩會即時交流。至於是否影響2月10日的踩線團,他表示,還是要樂觀看待,新的一年希望有正向發展。
不便具名的人士今天透露,台旅會將持續接洽海旅會討論相關團體旅遊安全等事宜。
外界擔心踩線團將因此卡關,旅行業界呼籲不要堅持小兩會協商;但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副校長劉喜臨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透過小兩會協商是有其必要性。
劉喜臨指出,不論台灣民間或政府,基本上都是歡迎陸客,這個無庸置疑,從觀光產業發展的條件來看,中國是可以作為基本盤的市場,只要有穩定客源,台灣觀光品質就會提升,現在不少民眾認為台灣旅遊品質不好,這就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劉喜臨說,歡迎陸客,但希望不要過量,像目前日本就有過度觀光的現象。
劉喜臨指出,兩岸旅遊有其特殊性,與其他旅遊市場不同,陸客來台是雙證旅遊型態,必須在中國拿到赴台證後,也要拿到台灣發的入台證才能到台灣旅遊,因此小兩會的持續溝通就非常重要。
劉喜臨認為,兩岸溝通方面,小兩會的工作很單純但也很重要,他指出,小兩會要負責協調溝通跟服務,陸客在台灣有相關問題是找海旅會協助,台灣旅客在中國有相關問題則是台旅會出面協助。
「觀光尋求幸福快樂,旅遊安全跟獲得體驗就很重要」劉喜臨說,過去兩岸旅遊發生問題時,都是透過小兩會協商溝通處理,有事情發生不會互相指責,而是處理完善後,再討論是否在法規及制度上有修正空間,因此小兩會扮演的角色非常明確。
劉喜臨說,業者希望雙方可以穩定交流,不要犧牲觀光產業,不要說斷就斷,但利益可以共享,重要的是陸客來台井然有序,這是雙方都有的共識,中國也不希望陸客來台會有負面效應,讓台灣民眾對陸客觀感不好,要怎麼處理,這些都必須透過小兩會溝通。
劉喜臨強調,以過去經驗來看,透過小兩會協商後對方都有利,也不是新的程序,因此透過小兩會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事。(編輯:陳清芳)11402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