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納德飛虎隊 二戰華美協同抗日
(中央社記者呂欣憓台北8日電)今年是對日抗戰勝利70周年,在當年的大時代背景下,國軍和盟軍協同合作抗日作戰,有許多令人動容的故事。美國陳納德將軍、飛虎隊和駝峰航線就是其中的傳奇故事。
1937年美軍陳納德被當時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的夫人宋美齡聘為中華民國空軍顧問,同年7月,日本軍隊入侵,開始轟炸上海市區,陳納德留下來協助中華民國抗日,
1941年對日抗戰節節敗退,空軍被摧毀殆盡,無力反擊,當年陳納德得到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支持,籌購到100架p-40戰機,招募了300名空、地勤人員,組成美國志願大隊,投入中國戰場,是飛虎隊的起源。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因為日軍切斷滇緬公路的陸上交通線,中美兩國被迫在印度和雲南之間開闢一條轉運戰略物資的空中補給線,這就是駝峰航線。美軍成立第14航空隊,從印度將援華物資送到昆明等地。
因為受到喜馬拉雅山峰高度和螺旋槳飛機性能限制,運輸機只能緊貼山峰飛行,這些山腰間的航道彎曲起伏,「駝峰航線」因此得名。
當年並沒有現代的人造衛星氣象圖和先進設備,飛行員能不能活著完成任務,有時要靠運氣,地形惡劣加上飛機設備老舊,駝峰航線又被稱為「死亡航線」。
1943年3月,駝峰航線開通16個月後,美軍將駝峰飛行的指揮權正式交給陳納德。飛虎隊就在這樣有限資源的狀況下,掃除日本的空中勢力,肩負起飛越駝峰航線的死亡任務,協助國軍突破日軍封鎖。
到1943年10月,美國提供P-40、P-51和B-25型等飛機,由中美飛行員編組成為中美混合聯隊,在印度喀拉蚩接受初級訓練,中級和高級訓練則赴美進行,為中華民國空軍培養了大批的飛行人員。
中美混合聯隊在對日抗戰上,重創日軍供應物資和運輸補給線,使日軍地面部隊陷入泥沼,一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為止。10405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