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齡不孕增 成醫:把握35歲前凍卵黃金期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30日電)成大醫院今天表示,台灣人工生殖應用持續上升,反映出晚婚晚育和低生育率現象,高齡不孕已成為普遍的生育困境。凍卵是晚育趨勢下保存生育力的選項,30歲至34歲是凍卵黃金期。
成大醫院引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2022年全台共5萬8476人次接受人工生殖治療,誕生1萬1549名試管嬰兒,占當年新生兒總數8.2%。
成大醫院婦產部醫師陳達生指出,國健署這些數字背後,反映出台灣晚婚晚育和低生育率現象,女性平均初婚年齡是30.7歲,首次生育平均年齡是31.43歲。逾7成試管嬰兒療程患者年齡在35歲以上,高齡不孕已成為普遍的生育困境。
陳達生表示,女性卵巢功能35歲後急劇下降,增加自然懷孕難度,也推升人工生殖治療需求。過去21年間,台灣人工生殖治療人次增加8倍,真實反映出生育環境的改變。
陳達生說,多項國內外大型研究顯示,排除父母高齡、不孕、多胞胎等因素後,試管嬰兒整體健康狀況和自然受孕孩子無顯著差異。試管嬰兒單胞胎早產及低出生體重風險,雖略高於自然受孕者,但隨著技術進步及搭配單一胚胎植入(SET),風險已大幅降低。
試管嬰兒和整體先天異常風險無顯著關聯,在癌症、心血管、代謝或神經發展方面,也無重大風險增加的明確證據。
不過,陳達生提醒,人工生殖雖提供協助,年齡仍是生育重要關鍵。女性生育力自35歲後急速下降,卵子數量和品質同步減少,試管嬰兒成功率也可能降低。若有延後生育計畫的女性,可考慮進行生育力保存,特別是凍卵。
陳達生說,冷凍卵子是晚育趨勢下保存生育力的關鍵選項,30歲至34歲是凍卵黃金期,卵子品質佳,數量充足,一次療程通常可取得20顆至25顆成熟卵子,未來約80%至90%機會可達成一次活產。35歲過後,女性卵巢功能下滑,可能需多次療程才能取得足夠卵子。(編輯:李淑華)114043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