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人口老化洋蔥種子育苗缺工 種苗場全程機械化

2025/4/17 17:22(4/17 17:4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目前洋蔥育苗、栽種高度依賴勞力,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17日表示,2024年技轉恆春鎮農會機械化種子造粒建立穴盤苗,無需再靠人工育苗、分株,搭配秧苗移植機,全程皆採機械化作業。中央社記者楊淑閔攝  114年4月17日
目前洋蔥育苗、栽種高度依賴勞力,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17日表示,2024年技轉恆春鎮農會機械化種子造粒建立穴盤苗,無需再靠人工育苗、分株,搭配秧苗移植機,全程皆採機械化作業。中央社記者楊淑閔攝 114年4月17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7日電)目前洋蔥育苗、栽種高度依賴勞力,但人力老化日趨嚴峻。種苗場今天說,去年技轉恆春鎮農會機械化種子造粒建立穴盤苗,免再靠人工育苗、分株,搭配秧苗移植機,全程機械化。

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與恆春鎮農會舉辦「洋蔥種子造粒真進步.育苗定植更省工」記者會,指出恆春鎮農會已有4公頃農地,於去年示範使用機械化作業。

恆春鎮農會推廣部主任曾寶霆告訴中央社記者,人工進行洋蔥露天育苗1分要10個人去挖出幼苗,再分株,接著將一株株苗移植到田裡栽種;人口老化,現場作業3個人合計200歲都很正常,遲早沒有人力可用,所以去年已技轉種苗場的機械化處理技術。

種苗場助理研究員曾泓儒說,自動化造粒建立穴盤育苗系統,先將不規則的種子包覆外衣,規格化處理,是謂造粒,這樣一來,機械抓取放入穴盤育苗時,每個穴位可精準只放1顆種子,長成苗後,接著用秧苗定植機,將秧苗移植到田裡,全程機械化,解決人力老化不足的問題。

種苗場場長張定霖說,造粒設備每天可產出30萬粒以上的造粒洋蔥種子。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曾寶霆指出,1分地大概需要2.5萬粒到2.6萬粒左右,過去1分地需要10人處理1天,現在機械化後,1天可處理4.5分到6分地,效率高很多,不過農民總會先觀望,所以農會先做示範。

曾寶霆補充,全國今年洋蔥可能種植到800公頃,以嘉義縣、彰化縣、屏東縣為主,屏東縣恆春農會產地約有30、40戶洋蔥農,種植面積160到170公頃,每戶面積大,很適合機械化作業。(編輯:管中維)114041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