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申翰談缺工:本國勞工就業機會優先 移工不能成為低薪定錨【專訪】
(中央社記者余曉涵、吳欣紜台北1日電)缺工是國內產業的痛,最近旅宿、運輸業呼籲開放移工。勞動部長洪申翰說,解決缺工很難有一擊必殺的招數,移工更不能成為產業低薪定錨,企業也要放眼中高齡人才、部分或彈性工時的青年世代。
勞動部長洪申翰接受中央社專訪時指出,缺工問題需要一個環節一個環節捲起袖子解決,勞動部有聽到業界希望開放移工的聲音,也很樂意針對不同產業狀況進行滾動式檢討。
不過,洪申翰強調,跨國勞動力引進仍有2個很重要的前提,首先是仍要以本國勞工就業機會和權利為最優先,第二則是不希望跨國勞動力引進台灣時,造成產業低薪的定錨效應。
洪申翰也認為,引進移工必須關注他們的就業安全及勞動權益,移工的職災數據相較本國籍勞工來的高,所以如何協助移工職災風險的保護上,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根據勞保職災給付統計,民國98年至107年製造業職業災害失能千人率,10年來移工幾乎都是本國勞工的2倍。
在少子女化的台灣,洪申翰坦言,相比過去勞工優先找全職工作,現在許多年輕人則偏好部分工時,或者偏好彈性接單工作,這已是一種趨勢,「凸顯年輕世代更在意維持生活的自主彈性」,所以業者提供全職工作要吸引年輕人來就職的挑戰就會更大。
洪申翰強調,勞動部的角度不是要鼓勵大家從事這種部分工時或彈性接單的工作,但對於這塊的權益保護跟協助企業適應這樣的趨勢「必須做得更好」,尤其在法規上如何讓勞工有該有保障,都是勞動部需要去協助的。
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洪申翰直言,未來台灣勞動力市場,中高齡勞工將會越來越重要,將希望企業可以有效進用更多中高齡勞工。
他說,勞動部協助企業,例如訂定更友善且更能適應的職場環境、讓職務再設計制度更細膩、針對不同行業有不同專家導入不同資源等,提醒企業中高齡勞工「就是會越來越重要」。
此外,鼓勵更多中高齡勞工投入職場還可以增加勞保財源,洪申翰表示,現行有的勞保改革辦法,無非就是提高費率、降低給付,但不論是哪種對勞工權益都會造成很大影響,因此是否要改革需要非常審慎評估。
洪申翰表示,目前勞保基金水位已經破兆,這是勞動部同仁努力的成果,現在會盡力維持勞保基金水位、爭取撥補以及多元投資來穩定勞保財源,也要鼓勵更多中高齡勞工投入職場,政府也會負勞保最終支付責任,絕對不會把這個責任丟棄。(編輯:陳清芳)114040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