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北醫大感念身障者捐大體 完整醫學教育

2025/3/25 13:26(3/25 13:5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身障夫妻顏徐承(左)和吳鳳琴10多年前就簽下大體捐贈解剖志願書,希望讓生命終點成為醫學教育的轉運站,完整了醫學教育。(吳鳳琴提供)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傳真 114年3月25日
身障夫妻顏徐承(左)和吳鳳琴10多年前就簽下大體捐贈解剖志願書,希望讓生命終點成為醫學教育的轉運站,完整了醫學教育。(吳鳳琴提供)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傳真 114年3月25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5日電)因為立下捐大體志願,身障夫妻顏徐承和吳鳳琴10多年來徹底改變生活習慣,努力保持健康。顏徐承快2年前先走一步,以獨特方式為台北醫學大學師生授課,完整了醫學教育。

大體老師雖不會出現在師資陣容中,卻奉獻個人肉身作為教材。台北醫學大學今天舉辦113學年度解剖教學英靈追思紀念會,表達對13名大體老師的感激之情。

「當初他是跟著我簽的。」60多歲吳鳳琴以輪椅代步,緩緩駛進會場過程中,臉上始終帶著堅定微笑,她和先生顏徐承10多年前就簽下大體捐贈解剖志願書,還為此徹底改變生活,努力保持健康,希望讓生命終點成為醫學教育的轉運站。

顏徐承快2年前先走一步,吳鳳琴會前受訪回想簽署同意書經過時透露,其實她早在婚前就先簽了器官捐贈同意書,婚後因陪伴先生到醫院回診糖尿病而接觸大體捐贈相關資訊,生死問題在2人之間從不是禁忌,討論後認為這樣既環保又有深遠意義,決定改捐大體。

吳鳳琴的想法很簡單,雖然她不懂醫療,但她認為只要別亂吃,應該就是對身體好,所以她總跟先生說,除了遵照醫囑穩定服用糖尿病藥物,配合建議飲食外,不管是保健食品,甚至是民間偏方,最好儘量都不要吃,原本熱衷美食的先生因此忌口,用自然而然的方式走到最後。

北醫大表示,今年大體老師來自社會各界,有家庭主婦、經商者、船員等,其中也有百歲人瑞。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北醫大學醫學系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科主任洪君琳說,她常告訴有意願捐大體的人「隨緣就好」,曾遇過末期患者擔心治療會影響捐贈,打來徵詢意見,她建議還是應該配合醫師,該怎麼治就怎麼治,若撇開特殊狀況不談,基本捐贈條件就是身體不能有大傷口,近期動過刀也不適合,恐無法進行防腐。

洪君琳表示,北醫大每年需要約15名大體老師,每年受領的數目也差不多,在師生比上已經幾乎追上國立大學;人體具多樣性,從血管分支到人種都有所差異,是現在AR或VR模擬系統還無法取代之處。(編輯:李亨山)1140325

大體老師雖不會出現在師資陣容中,卻奉獻個人肉身作為教材,台北醫學大學25日舉辦113學年度解剖教學英靈追思紀念會,北醫大學醫學系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科主任洪君琳(圖)表示,北醫大每年需要約15名大體老師,每年受領的數目也差不多。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攝 114年3月25日
大體老師雖不會出現在師資陣容中,卻奉獻個人肉身作為教材,台北醫學大學25日舉辦113學年度解剖教學英靈追思紀念會,北醫大學醫學系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科主任洪君琳(圖)表示,北醫大每年需要約15名大體老師,每年受領的數目也差不多。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攝 114年3月25日
台北醫學大學25日舉行解剖教學英靈追思紀念會,家屬們在莊嚴的會場中追憶悼念,大體老師為社會奉獻的心意也影響著親友及師生。(北醫大提供)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傳真 114年3月25日
台北醫學大學25日舉行解剖教學英靈追思紀念會,家屬們在莊嚴的會場中追憶悼念,大體老師為社會奉獻的心意也影響著親友及師生。(北醫大提供)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傳真 114年3月25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