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教團:早療通報攀升、量能有限 籲擴大資源

2025/3/24 12:26(3/24 12:4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國教行動聯盟24日在台北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擴大早療資源量能,增聘治療師並增設早療據點,縮短評估與療育等待時間。中央社記者許秩維攝  114年3月24日
國教行動聯盟24日在台北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擴大早療資源量能,增聘治療師並增設早療據點,縮短評估與療育等待時間。中央社記者許秩維攝 114年3月24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4日電)國教盟今天表示,早療通報個案持續攀升,實際療育量能增加卻有限,導致許多個案可能無法獲得即時療育,呼籲政府擴大早療資源,增聘治療師並增設早療據點,縮短評估與療育等待時間。

國教行動聯盟今天舉行記者會,公布近年早期療育通報人數和實際療育服務人數,並呼籲政府應儘速增加療育量能、檢討制度缺失。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指出,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早療通報個案持續攀升,從2017年2萬3535人增至2024年3萬9145人,但每年療育量能卻有限,例如2024年通報需求3萬9145人,療育量能僅增加1483人,意味著早療量能供不應求。

王瀚陽提到,早療的聯合評估要排隊,進入療育服務還要再等,家長發現兒疑似遲緩後,要在第1年就要進入療育服務幾乎不太可能,部分安置機構需早療的兒童比率高,但資源卻不足;每延遲1年治療,孩子的遲緩程度就可能增加20%,錯過0至3歲黃金治療期,未來特教生比率就可能拉高,量能不足的問題亟待解決。

台灣兒童發展早期療育協會秘書長魏嫚君表示,很多家庭發現孩子狀況的時間較晚,光是等聯合評估可能就要半年,導致很多家長在漫長等待中放棄早療,或是因早療帶來的龐大時間和經濟壓力,讓雙薪家庭變成單薪家庭,甚至是單親家庭。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魏嫚君提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政府若投入1元早療經費,未來就可減少3元特教經費,呼籲政府重新定位早療方向,不要視為福利政策,而是當作基本的醫療權和教育權,並導入早療喘息服務,如開放長照車接送早療兒童,減輕照顧者身心壓力,以提升家庭功能穩定性。

國教盟也提出3大訴求,呼籲政府擴大早療資源,增聘治療師並增設早療據點,縮短評估與療育等待時間;導入喘息接送服務,將長照車納入早療體系,讓早療兒童能有穩定的車輛與人力接送;同時改革早療補助制度,讓經費能符合實際需求,並建立全國早療資源平台,以利資訊透明。(編輯:李亨山)114032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