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單純脂肪肝對B肝有保護力?台大醫院研究揭意外發現

2025/2/12 13:13(2/12 13:3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灣肝病高盛行率與慢性B、C型肝炎有關,台大醫院肝炎團隊最新研究發現,B、C型若合併代謝異常,死亡風險和罹癌機率暴增,相關研究近期發表於國際期刊,研究團隊12日在記者會中分享成果。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攝 114年2月12日
台灣肝病高盛行率與慢性B、C型肝炎有關,台大醫院肝炎團隊最新研究發現,B、C型若合併代謝異常,死亡風險和罹癌機率暴增,相關研究近期發表於國際期刊,研究團隊12日在記者會中分享成果。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攝 114年2月12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2日電)台大醫院研究發現,B型肝炎合併代謝異常增加死亡風險,單純脂肪肝反而可降死亡率。但醫師提醒,B肝合併脂肪肝患者中,逾9成伴有其他代謝異常,不建議刻意營造脂肪肝。

經典廣告台詞「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耳熟能詳,台灣肝病高盛行率與慢性B、C型肝炎有關,台大醫院肝炎團隊最新研究發現,B、C型若合併代謝異常,死亡風險和罹癌機率暴增,相關研究近期發表於國際期刊「肝病學雜誌」(Journal of Hepatology)。

台大醫院內科部醫師蘇東弘今天在記者會中簡報說明,B型肝炎影響全球超過3億人,是肝硬化與肝癌的主因,台灣目前約有170萬至200萬名B肝帶原者,隨著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等代謝異常越來越普遍,肝炎團隊針對院內1萬餘名B肝患者,進行長達15年的資料追蹤分析,其中8718名為B肝合併脂肪肝患者。

脂肪肝又分為單純脂肪肝與代謝異常脂肪肝。蘇東弘解釋,若民眾發現自己有脂肪肝問題,且合併「體重過重」、「第二型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高血壓」、「三酸甘油酯大於等於150mg/dL」、「高密度膽固醇小於等於40(男性)或小於等於50(女性)mg/dL」等任一風險因子,就屬於代謝異常脂肪肝。

研究發現,若B肝患者合併代謝異常,如糖尿病、高血壓、過重肥胖等,不僅顯著增加死亡率,且合併的代謝異常越多,死亡風險越高;若同時合併3種以上代謝疾病,死亡風險更是攀升至2倍以上。

蘇東弘指出,在多種代謝異常中,糖尿病對B肝患者的危害最為顯著,本身有糖尿病者的死亡風險就已經比一般人還高,若糖化血色素超過8.0%,這些B肝患者的肝病死亡風險,甚至是控制在6.0%以下者的4倍。

這次研究意外發現,若B型肝炎患者僅有單純脂肪肝,未合併糖尿病、高血壓、過重肥胖等其他代謝異常,死亡風險反而下降約5成。

蘇東弘進一步解釋,研究過程試著推論原因,可能是輕微脂肪肝對於病毒複製有抑制效果,增加病毒清除,減少對肝病影響;再來就是輕微脂肪肝者通常比較不會有肌少症情形,這是很多不好預後的指標。但B肝合併脂肪肝的患者中,超過9成伴有其他代謝異常,不建議刻意營造脂肪肝來降低死亡率。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提到,「我一開始聽到這個研究結果也是非常驚訝」,所謂負負得正,對B肝患者來說,輕微脂肪肝有助減少產生發炎、硬化及肝癌風險,可是對「一般人」而言,脂肪肝仍然不是好事情,若未注意,未來胰島素阻抗會逐漸增加,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都會陸續出現,對一般人的整體健康還是不好。

C型肝炎感染也是導致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的主因之一,台大醫院內科部醫師劉振驊說明,即使C肝患者接受了有效、直接的抗病毒藥物治癒C型肝炎後,若同時合併代謝異常脂肪肝病,如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等,患者罹患肝細胞癌的風險,仍顯著高於沒有代謝異常患者。(編輯:張雅淨)11402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