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羊肉驗出豬成分 籲政府加強標示管理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11日舉行記者會表示,隨機購買16件羊肉產品,結果有7件測出豬成分,盼政府加強管理。(消基會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14年2月11日](https://imgcdn.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250211/1024x768_wmkn_0_C20250211000130.jpg)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1日電)消基會今天表示,隨機購買16件羊肉產品,7件驗出豬成分,其中有3件測出含豬成分卻沒有標示,涉違反規定,呼籲政府加強查核與標示管理。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召開「豬羊變色?!2024羊肉攙偽含豬肉成分調查測試」記者會,發布檢測結果。
消基會指出,去年10月在雙北市傳統市場、連鎖火鍋店、網路電商平台隨機購買16件羊肉片(捲),其中10件是在電商平台購買的包裝品,6件是在上述3類銷售處購買的散裝品,結果有7件驗出豬的成分。
消基會說,10件包裝品中,扣除2件分別標示含豬肉、豬肉蛋白後,有3件測出含豬的成分卻沒有做出標示,涉嫌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或28條,得依同法第45或49條,分別處「新台幣4萬元以上、400萬元以下罰鍰」或至少「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800萬元以下罰金」。
散裝品中,消基會說,有2件測出豬的成分,其中1件僅須標示產地,「散裝食品標示規定」沒有規定要標示成分,另1件在現場料理,不受此規定規範,但這2件測出豬的成分,在法律上有標示漏洞。
消基會董事長鄧惟中說,按比例算,10件市售包裝羊肉,沒標示卻測出豬成分有3件,即大約3成會吃到有豬肉的羊肉;散裝方面,羊肉卻有豬成分也約有1/3機率;現況是想吃羊肉,要有心裡有準備有1/3的機會吃到豬肉,呼籲消費者要找有誠信商家購買。
他也呼籲衛福部食藥署,食品摻偽問題,歐盟以詐欺加重論罪,以嚇阻食品摻偽現象,呼籲應比照修法,加重刑罰,維護消費者權益。並加強查核,對廠商宣導,也希望肉品相關協會自行制約,讓消費者放心。
不過,有記者提問測出豬的成分,是重組肉或作業時沾到。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說,需由主管機關到工廠去確認。(編輯:李亨山)11402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