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春節連假長時間用眼 中醫師:中藥搭配針灸紓緩不適

2025/2/3 11:47(2/3 12:4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春節假期許多人長時間用眼、追劇,導致眼睛乾澀、畏光等症狀,中醫師指出,可經由內服藥物搭配針灸來改善,特別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及乾眼症等,能加以緩解,有助於保護視神經。(為恭紀念醫院提供)中央社記者管瑞平傳真  114年2月3日
春節假期許多人長時間用眼、追劇,導致眼睛乾澀、畏光等症狀,中醫師指出,可經由內服藥物搭配針灸來改善,特別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及乾眼症等,能加以緩解,有助於保護視神經。(為恭紀念醫院提供)中央社記者管瑞平傳真 114年2月3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3日電)春節假期許多人長時間看螢幕追劇,導致眼睛乾澀、畏光等症狀,中醫師指出,可經由內服藥物搭配針灸改善,特別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及乾眼症,能加以緩解。

9天的春節連假結束,苗栗縣為恭紀念醫院中醫科醫師李俐雯今天指出,許多人利用假期長時間看手機、電腦或電視,加上親友聚會、年節活動頻繁,長時間用眼,讓眼部健康問題更加明顯 ,容易出現眼睛乾澀和疲勞,甚至畏光、怕風等不適症狀,儘管以營養補充品和人工淚液緩解,但問題往往無法根本解決。

李俐雯指出,除西醫治療眼科疾病外,中醫眼科療法結合針灸與中藥材,透過調理體質,改善眼部症狀,特別是在乾眼症、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眼科疾病。

李俐雯說,以中醫角度,眼睛乾澀與腎水不足、肝血不潤有關,尤其在更年期女性中較為常見,透過補腎藥「杞菊地黃丸」來改善,部分乾眼症患者與自體免疫疾病有關,如乾燥症候群、紅斑性狼瘡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這些病症可能伴隨全身性症狀,治療時需要綜合考量,常用藥方如「加味逍遙散」,可減輕由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發炎反應。

對於乾眼症,李俐雯表示,也可透過針灸來調理,施針於承泣穴來增加眼睛的濕潤感。此外,眼眶周圍的攢竹、絲竹空等穴位也是常見的針灸選擇。她強調,只要選擇經驗豐富且合格的中醫師,這些針灸穴位位於眼眶周圍,施針深度安全,不會對眼部造成損傷。

根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研究顯示,針灸療法能緩解眼壓,並在持續針灸後穩定眼壓,改善使用眼藥水可能引起的不適症狀。此外,針灸還能調節眼底微循環,改善視網膜血流,有助於保護視神經。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中醫師指出,黃斑部病變嚴重者會導致視力模糊或失明,中醫在治療時,會使用枸杞、黨參、當歸、麥冬等中藥材,促進視網膜的血液循環,活絡氣血。加上針灸與眼部按摩的輔助,達到疏肝明目、改善視力的效果。

李俐雯提醒,應避免長時間盯著手機或電腦螢幕,並遵循20-20-20法則,每20分鐘看遠處約20英尺(約6公尺)外的物體,保持20秒鐘,幫助眼睛放鬆。另外,每天以毛巾熱敷眼睛約3分鐘,能促進血液循環、分泌淚液,讓眼睛感到更舒適。(編輯:李錫璋)11402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