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權團體盼標線型人行道改實體 交通部:實務有困難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24日電)路權團體「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今天在3縣市舉行散步節,促進會理事長吳宜蒨說,標線型人行道無意義應改為實體;交通部說,台灣地狹人稠,人行道全做實體有實務困難。
公民倡議團體「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去年發起路權遊行,獲廣大迴響,成功推動政府加速訂定「交通安全基本法」及「行人安全設施條例」,讓行人安全在法制面跨出一大步。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今年另成立社團法人非營利組織「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希望透過更多元的活動,增進民眾對人本城市的想像,推動步行城市的建設,讓城市不再只是為機動車輛而設。
「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今年發起散步節,今天在台北市、桃園市及高雄市,明天在台中市及基隆市,邀民眾上街散步,找回步行的快樂與尊嚴,並檢驗法制的變革是否落實到各地的日常生活。
吳宜蒨說,行人才是城市的主體,政府應保障行人通行自由的權利;不過,她提到最近一名老奶奶走在標線型人行道上卻被車撞,認為標線型人行道不是實體人行道,並無意義,政府應建實體人行道,並有無障礙設計,才能讓行人安心走在路上。
吳宜蒨說,步行與自行車是永續運輸的重要角色,政府應努力發展,減少道路上的機動車輛。
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司長黃運貴說,實體人行道的確比較安全,但實務上將所有人行道都改實體有困難,標線型人行道就是在無法設置實體人行道時的變通做法,透過標線告知用路人應遵守相關規定,禮讓行人優先通行。
路政及道安司副司長蔡書彬說,很多地方在設置實體人行道時,需考慮一樓住家車輛進出的便利性,未來可以慢慢改進。
散步節台北場從捷運東門站出發,經過永康街、金華公園、台師大美術館再回到捷運東門站,約百餘人參加,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民進黨立委林月琴、民進黨台北市議員何孟樺及趙怡翔也親自參與。
王婉諭說,從散步節可創造更多體驗,並思考哪些是政府要做的事,行人零死亡不能只是口號,也不要讓交通事故成為國恥。
林月琴說,道路設計應有一致的規範,不該是各縣市各做各的,讓民眾無法依循,這部分交通部已承諾年底會有相關規範。(編輯:李亨山)113082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