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打造韌性城市 數據看高市投入治水已有成效

2024/8/12 12:32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已亷高雄12日電)凱米颱風致災性降雨加上天文大潮影響造成市區淹水災情,遭外界質疑「前瞻」治水失效。但包括成大多名學者都認為高市府「前瞻」計畫(水與安全)投入91億元治水經費已有成效。

凱米颱風致災性降雨嚴峻程度超過2009年莫拉克颱風,導致各地出現積淹水災情,部分民代及媒體質疑前瞻基礎建設治水工程成效。依高雄市水利局水利工程科數據,颱風凱米淹水面積比起莫拉克,少了約92%,且都會區淹水大多1小時退水也明顯縮短。

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系教授羅偉誠指出,凱米帶來致災性豪雨,已超過200年防洪系統設計標準,從數據上來看,淹水面積較莫拉克大幅減少、退水時間也縮短,假設缺乏前瞻水利建設等,災情恐更嚴重。

成大前工學院長游保杉名譽教授認為,需認知未來降雨強度與總量超過目前水利設施保護標準機會可能更頻繁。當超過設計標準所造成的淹水應是合理而可接受現象,「不宜輕易說治水無效」打擊水利工程師等言論。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至於外界質疑滯洪池設計成效,屏東科技大學名譽教授丁澈士指出,滯洪池容量標準有設計極限,凱米颱風3小時時雨量就超過高雄滯洪池設計標準,不淹也難。此外,高雄大學災害防救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吳明淏也提到,極端氣候帶來暴雨,很可能超過既有工程設計,政府與民眾思維,必須從要求零災害,轉變為災害發生時能降低損失、更快復原。

對於凱米颱風帶來致災雨量是淹水主因,水利局今天新聞稿表示,將評估檢討並持續執行排水改善工程及排水系統清疏,但工程手段無法完全避免災害發生;協助市民取得水情資訊、鼓勵易淹水地區加裝防水閘門、輔導成立自主防災社區、進行防災演練等各項有助提升防洪韌性策略,也是持續努力目標。(編輯:孫承武)11308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