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夏日高溫濕熱悶 防熱傷害也要當心皮膚問題

2024/7/12 17:2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2日電)炎炎夏日防熱傷害,也要小心皮膚拉警報。醫師提醒,台灣高溫潮濕環境,夏季皮膚問題往往發紅又會癢,建議穿著透氣寬鬆衣物,避免汗水長時間浸潤,預防濕疹、體癬等疾病上身。

據衛生福利部統計,7月截至11日,因熱傷害就診總計456人次,已經超過去年7月總計887人次的一半,其中以7月3日、55人次最多。

台灣夏季高溫潮濕,除了要當心熱傷害,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今天接受媒體電訪提醒,濕熱常引發的夏季皮膚問題,包括濕疹性皮膚炎、黴菌性皮膚炎等。

趙昭明說,濕疹性皮膚炎會在身上出現紅紅癢癢的疹子,甚至有點刺痛,黴菌性皮膚炎如足癬、俗稱「胯下癢」的股癬、體癬等則是因黴菌感染,另一部分常見皮膚問題和光照有關,像是曬傷、光過敏,做好避曬就非常重要。

夏天就怕濕熱悶,趙昭明強調,最重要是保持清爽跟通風乾燥,儘量不要讓皮膚溫度太高,適時適度降溫,假使流汗或潮濕,儘量要擦乾,穿著寬鬆透氣衣物、多喝水,使皮膚新陳代謝好,皮膚有問題儘量不要搔抓,以免衍生其他感染問題。

密閉室內環境、人群聚集同樣要留意,可能發生傳染性皮膚病。趙昭明曾收治1名30多歲女性,去安養院探望爺爺時,因不知道對方有疥瘡而近距離接觸,由於女子本身症狀不明顯,還和朋友聚餐、出遊,結果朋友們陸續出現搔癢狀況,就醫發現感染疥瘡。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官網,「疥瘡」是一種因皮膚感染到節肢動物疥蟎(Sarcoptes scabiei)而引起嚴重搔癢的皮膚病。趙昭明指出,典型的症狀為皮膚劇癢且夜間更為嚴重,同時出現很小卻引起劇癢的水泡、膿泡以及全身的搔破痕跡。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趙昭明說,疥瘡傳播方式主要經由人與人之間皮膚直接接觸而感染外,也可藉由衣物或被單等傳染疥蟎,在病人的手指間、腳趾縫、腋下、下腹、屁股、陰部、女性的乳房下等處會長出奇癢無比的疹子,晚上棉被蓋上後會更癢,甚至會讓人半夜癢醒,難以入眠。

因疥瘡好發於人群密集的環境,趙昭明表示,包括養護中心、軍中、監獄和學校等地,是皮膚科門診常見的疾病,應切實依醫生指示使用滅疥藥物才能治療。(編輯:陳政偉)11307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