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開箱老照片》新店碧潭吊橋

2024/6/27 07:00(6/27 09:1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北縣新店碧潭吊橋舉行原貌整修、抽換主索儀式,在喜氣洋洋的鑼鼓聲中,為人們熟悉的吊橋風采留下歷史的見證。中央社記者王遠茂攝 民國88年6月27日
台北縣新店碧潭吊橋舉行原貌整修、抽換主索儀式,在喜氣洋洋的鑼鼓聲中,為人們熟悉的吊橋風采留下歷史的見證。中央社記者王遠茂攝 民國88年6月27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網站)1999年(民國88年)6月27日:台北縣新店碧潭吊橋舉行原貌整修、抽換主索儀式,在鑼鼓聲中留下歷史見證。

新店碧潭為台灣昔日八景之一,是歷史悠久的遊覽勝地,因河岸寬廣,水色澄碧、平靜如潭而得名,早年新店溪兩岸的往來,是以擺渡渡船為主。

1937年啟用一座跨距達200公尺的吊橋,吊橋在河床中間沒有橋墩,所有力量仰賴吊橋兩端橋塔,以及橋塔底部的鎢鋼球座所支撐,2013年公告指定為市定古蹟,是全台僅存「鎢鋼球軸支承工法」的吊橋。

碧潭吊橋的設計者江石定、建造者陳海沙,以及當時的新店庄助役賴雲,是台灣接受現代教育長成的第一代工程菁英,碧潭吊橋是全部由台灣人完成的第一座現代橋梁。

但這座吊橋因鐵索難抵歲月侵蝕,1956年,政府在下游修築水泥結構的碧潭橋;1997年北二高通車,又多了一座大拱橋,使碧潭同時擁有老中青三座橋梁,橫跨不同年代,成為特色景觀。

想看更多碧潭吊橋的照片,立即到中央社影像空間。1130627

橫跨新店碧潭的吊橋,由於橋齡已高,新店當局為顧及安全起見,曾一度封閉,來往遊客全靠免費渡船維持交通。中央社記者陳漢中攝 民國61年1月2日
橫跨新店碧潭的吊橋,由於橋齡已高,新店當局為顧及安全起見,曾一度封閉,來往遊客全靠免費渡船維持交通。中央社記者陳漢中攝 民國61年1月2日
台北近郊的碧潭,山青水秀,風光旖旎,圖為民國51年時夏季,假日時遊人如織,遊艇生意興隆。中央社記者潘月康攝 民國51年7月15日
台北近郊的碧潭,山青水秀,風光旖旎,圖為民國51年時夏季,假日時遊人如織,遊艇生意興隆。中央社記者潘月康攝 民國51年7月15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開箱老照片》旅日女棋王謝依旻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