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60多歲男半夜上廁所短暫昏厥 心臟罷工8秒惹禍

2024/5/30 17:2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30日電)1名60多歲高階主管無三高慢性病史,平時規律運動,獨居的他某天半夜起床上廁所突然短暫昏厥,醒來完全不知發生何事,就醫發現心臟罷工8秒惹禍,以人工心臟節律器穩定病情。

這樣的「心臟罷工」是「房室傳導阻滯」導致,榮新診所副院長潘俊伸今天在記者會解釋,房室傳導阻滯是因為心房與心室之間神經傳遞不全,造成收縮不同步,引起心跳變慢或不穩定,甚至有短暫時間不跳的現象,影響心臟血流,發生容易喘、呼吸困難、暈眩、暈倒,還可能危及生命。

房室傳導阻滯可分為3度,第1度大多不會引發症狀,不用治療,僅是心搏脈衝傳導阻滯要比正常心搏慢;第2度是因部分心房脈衝無法傳到心室,導致脈搏不規則,依據有無症狀給予治療;第3度是脈衝無法傳導,心室單獨繼續搏動。

潘俊伸說,第3度房室傳導阻滯又稱為完全房室傳導阻滯,症狀較嚴重危險,可能出現頭痛、低血壓和昏厥,甚至併發心臟衰竭、突發心律異常,可能會出現意識喪失、昏厥、抽搐和腦缺血等症狀等,必須使用人工心臟節律器,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潘俊伸表示,房室傳導阻滯好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以各種原因造成的心肌炎症最常見;其他原因如迷走神經受刺激而興奮、藥物、各種器質性心臟病、電解質不平衡、心臟傳導系統纖維化病變等。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常也見於冠心病患者,特別是50歲以上的患者。

潘俊伸說,這名60多歲高階主管平常偶爾頭暈、胸悶及冒冷汗,多年前曾做24小時心電圖檢查,發現是第2度傳導阻滯,這次詳細檢查發現是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3天發生80多次心搏暫停,清醒時最長暫停4.29秒,睡眠時最長暫停8.48秒,轉診放人工心臟節律器,穩定追蹤病情。(編輯:管中維)113053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