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頂嘴是因父母太囉嗦?別在情緒下教養兒女【書摘】
(中央社網站)孩子明明說這個點心他不吃了,卻在媽媽把點心吃完時大哭大鬧,拿別的點心給他也不行,硬是哭個沒完。你也遇過這種情況嗎?或者,你家也有個說什麼都愛頂嘴的孩子嗎?親職教育專家分析,這些行為背後反映孩子的內心感受,有時候是刻意想引人注意,有時候是父母不自覺的囉嗦,激怒了孩子。該怎麼面對孩子的情緒反應呢?
親子教養專家陳子蘭長期在各地推廣家庭溝通、經營之道,她認同多年前從理科出版社社長王國和身上學到「孩子應該這樣教」的「四夠教養法」:愛夠、玩夠、情境夠、做事夠;相信行為的背後來自內心感受,感受好行為表現就好。如果孩子出現偏差行為,父母需先關注孩子的內心,是否某些內心需求沒得到滿足,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或所謂的攻擊行為。她把實務上接觸到、常讓家長頭痛的教養問題整理出版新書《四夠教養法》,鼓勵爸媽不要「過度教養」。中央社取得授權與您分享部分內容:
父母有情緒不調教小孩 孩子有情緒父母不說教
常有父母來諮詢時說:「孩子好會頂嘴!」其實孩子頂嘴的行為所呈現的背後問題,有可能是因為父母不自覺的囉唆、嘮叨或過度的說教,把孩子也給激怒了,情緒衝動下自然就是做出頂嘴的反應。然而,當父母看到孩子態度不好又頂嘴,父母更生氣之下說的話更難聽,就是一種惡性循環。
諮詢時,我總提醒當父母在情緒下大聲吼小孩的時候,孩子會本能的自我防衛的消極攻擊,根本沒在聽父母正在為什麼而罵,只聽到父母罵人的口氣,看到父母生氣的表情,內心解讀就是:「媽媽真的很愛生氣!」想要保護自己,心裡想的是如何避免被罵,或趕快離開現場,而根本沒有在聽父母到底在說什麼。
有位媽媽問我,不是應該要求小孩不可以亂發脾氣嗎?沒錯,但不是在情緒下說,而是要在兩人情緒都好的狀態下,跟孩子聊聊如何正確表達情緒這回事,如:說出自己心中的所想所感,鼓勵孩子說出情緒的感受,如:「我很生氣。」接納孩子的情緒,也是一種對情緒的支持與理解,而非生氣的要求孩子不可以生氣。
有位媽媽很生氣的說,「晚餐都已經煮好,孩子卻吵著說:『我要吃麵。』跟他說家裡沒有麵,今晚只能吃飯,小孩子就哭著一直說:『我不要吃飯啦!』我真的氣到直接罵他,『不吃就別吃!』每次都這樣為了吃飯,搞到氣氛都差了。」
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先了解孩子的情緒背後,有時也可能是「借題發揮」,不一定是跟你生氣吃飯或吃麵的問題,而是假借這個問題來發洩情緒,也許是反應這段時間的需求不滿足,可能是故意引起注意的行為,媽媽如果太認真地跟孩子解釋,最後一定會生氣。孩子的情緒是短暫的,有時只是隨性的反應「我不要吃飯」「我想吃麵」,尤其是吵家裡目前沒有的東西,那媽媽就要注意,切記!不需要再針對問題回答。
另一位媽媽也說,有時孩子真是這樣啊!明明自己說點心不吃了,我一口把點心吃完,他想到又跑來問我,「點心呢?」我跟他說媽媽吃完了,他就開始大哭:「我還要!我還要!」要另外拿別的給他也不行,就吵著「我要剛剛的那一個」,我說「剛才那一個已經被我吃完了」,就這樣一直哭……原來是想引起注意的討愛行為啊!媽媽說:早知道,我就不要跟孩子太認真!
練習正確的對話方式
孩子:「我不要吃飯,我想要吃麵。」
媽媽:「你想吃麵嗎?OK,沒問題。」(口氣要輕鬆愉悅)—表示接納
「媽媽跟你一樣也想吃麵耶。」「我們下一餐來煮麵喔。」—同理心
「我們一起去買麵,我們一起來煮麵,你想吃什麼口味的呢?你想吃那一種麵呢?寬麵還細麵,陽春麵、烏龍麵還義大利麵呢?」—轉移注意力
重點是跟孩子聊天,聊天就有愛,有愛的感覺情緒就會放鬆,有愛就容易配合;唱反調,故意說反話,都是負面情緒下想引起注意的行為。(書摘由如何出版授權,經中央社節錄;編輯:楊婕)
- 作者|陳子蘭
- 出版社|如何
- 出版日期|2024/05/0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