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約2.4萬人患紅斑性狼瘡 攻擊腎臟約占3成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3日電)港星周海媚因病辭世,外傳生前長期受紅斑性狼瘡困擾。據統計,台灣約有2.4萬名紅斑性狼瘡患者,以20至49歲女性居多,全身所有器官都可能遭受攻擊,其中腎臟遭攻擊患者約占3成。
全身性紅斑性狼瘡 小百科
- 全身自體免疫疾病,可侵犯全身多樣組織或器官,主要侵犯生育期女性,病因至今未明。其千變萬化的臨床表現與多樣化自體抗體存在為特徵。
- 紅斑性狼瘡主要是女性疾病,好發年齡是11至50歲,15至39歲為最高峰。
- 紅斑性狼瘡盛行率估計約每2000人有一人,但人種與地域差別很大。約有6%與其他自體免疫疾病,例如溶血性貧血,甲狀腺炎或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等器官特異性自體免疫疾病一同發生。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
紅斑性狼瘡為自體免疫疾病,先天基因異常及後天環境因素皆可能是致病原因,三軍總醫院內科部風濕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盧俊吉今天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紅斑性狼瘡就像魔術師」,症狀多變,身體所有器官都可能受攻擊,攻擊器官不同,對生命威脅也不同。
盧俊吉說,紅斑性狼瘡患者以腦部、心臟、腎臟、血管受攻擊較嚴重,當出現心臟或神經性攻擊死亡率最高,肺部攻擊惡化至瀰漫性肺出血,死亡率也可達4成;台灣醫界比較關注的還是紅斑性狼瘡對腎臟發起攻擊,約占3成患者,雖死亡率約1成左右,但腎臟發炎嚴重,可能導致洗腎。
周海媚過去曾否認罹患紅斑性狼瘡,只是「血小板過低」,但血小板過低確實是常見症狀之一。盧俊吉表示,紅斑性狼瘡患者出現血小板過低或白血症,可能造成溶血,患者四肢、身上可能出現莫名的出血小紅點,約占整體患者20%,全世界個案數不到5萬人。
血小板過低的患者死亡率不到1成,但盧俊吉強調,紅斑性狼瘡病程難以捉摸,有時候會不發則已,一發不可收拾,常有患者大部分時間症狀都控制得宜,卻因夏天曬太陽照射到紫外線、冬天流感病毒、黴漿菌等感染,或熬夜唸書、工作量大等,誘發難以預測攻擊部位的紅斑性狼瘡。
盧俊吉之前也曾說明,現有藥物治療選擇僅能達到症狀緩解,治療效果相對有限,類固醇藥物是主要治療方法,最強的抗發炎藥可在數小時內減輕疼痛及控制狼瘡症狀;類固醇如果在疾病控制得宜前提下,主要症狀均明顯改善、無任何重要器官的持續影響,希望在2至3個月內減量。(編輯:陳政偉)112121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