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開箱老照片》李遠哲獲諾貝爾化學獎

2023/10/15 07:0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李遠哲(圖)與指導教授赫許巴赫兩人在1986年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另一位獲獎者為波拉尼。(中央社檔案照片)
李遠哲(圖)與指導教授赫許巴赫兩人在1986年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另一位獲獎者為波拉尼。(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網站)1986年(民國75年)10月15日:中央研究院士李遠哲博士榮獲諾貝爾化學獎,是第一個獲諾貝爾獎的台灣人。

李遠哲是台灣新竹人,出生於1936年11月19日,幼時因為讀了居禮夫人傳記後深受感動,決心要成為一位科學家。

李遠哲在1955年保送進入台大就讀,主修化學,之後在清大攻讀研究所,1962年赴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就讀博士,再至哈佛大學等校做研究,並與赫許巴赫(D. R. Herschbach)教授團隊,共同研發交叉分子束實驗技術,因此獲諾貝爾化學獎肯定。

有趣的是,當瑞典的諾貝爾基金會在第一時間要通知獲獎消息時,都聯絡不上李遠哲,只好直接公布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新聞稿。一時之間,全世界連台灣家鄉父老都欣喜若狂了,唯獨離校參加學術會議的李遠哲不知情。

1994年李遠哲返台接任中研院院長,他在2021年將諾貝爾化學獎證書及獎章捐贈給台灣歷史博物館,更加完整了台灣歷史當代科學發展領域中最重要的關鍵紀錄。

想看更多李遠哲的照片,立即到中央社影像空間。1121015

李遠哲獲諾貝爾獎後,1986年12月17日下午回到新竹老家省親。圖為李遠哲(右2)、妻子吳錦麗(右)和父親、知名水彩畫家李澤藩(左)、母親蔡配(左2)合影。(中央社檔案照片)
李遠哲獲諾貝爾獎後,1986年12月17日下午回到新竹老家省親。圖為李遠哲(右2)、妻子吳錦麗(右)和父親、知名水彩畫家李澤藩(左)、母親蔡配(左2)合影。(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開箱老照片》正字標記60週年
172.30.1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