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魚塭瞭解父輩辛苦 黃淑玲用課程翻轉學生態度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9日電)雲林下崙國小校長黃淑玲與教師策劃「海底黑砂」課程,帶學生到魚塭採集蛤蜊,瞭解父輩的辛苦,讓原本嫌棄爸爸的學生態度有了180度轉變,獲選教育家人物典範。
教育部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黃淑玲剛到雲林下崙國小就任時,發現學生上課時表情總是很厭世,後來有教師向黃淑玲提議,帶孩子騎鐵馬去成龍溼地實際探訪學習;曾在華德福實驗學校服務的她,也支持這樣的理念,下崙國小豐富有趣的「故鄉鐵馬行」課程就這樣開始。
黃淑玲表示,除了到濕地賞鳥、觀察生態,認識家鄉周邊的地景,教師們也會帶著學生淨鄉、淨灘,藉此教育孩子要愛護環境;隨著撿回的海廢、寶特瓶越來越多,老師們便發展出「海漂傳說」課程,讓寶特瓶、漁網、破垃圾袋開始有自己的故事。
在老師跟學生的巧手下,還把刷子、網子、籃子等海廢做成「海廢獅頭」,並至各處演出行動劇,傳達保護海洋生態的理念,連環保局都來相借學校的「海廢獅頭」進行展覽。
下崙臨海但不靠海,村民常頂著海風撿文蛤、剝牡蠣來換取微薄收入,又或是養殖魚塭,卻有學生嫌棄父親整天泡在魚塭裡「好臭」。這也激發黃淑玲與老師策劃「海底黑砂」課程,帶學生下到魚塭裡採集蛤蜊,瞭解父輩的辛苦,讓原本嫌棄爸爸的學生態度有了180度轉變。
黃淑玲觀察到,有些家長因家庭條件較弱勢,對孩子不寄予厚望,有些孩子本身也不喜歡讀書,但她認為,學校有責任補足這塊空白,因此透過課程設計,讓學生態度轉變,變得認同他們的長輩,開始對這塊土地有感覺。
即將退休的黃淑玲仍不忘偏鄉孩子的未來,她提到,偏鄉需要大家願意留下,老師要願意陪著孩子堅持,只要有更多鼓勵,給孩子更多機會,願意堅持、落實課程,才能真的改變孩子,孩子就會有不一樣的未來。(編輯:張雅淨)112100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