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李登輝2004年才說九二共識不存在
(中央社記者吳昇鴻台北29日電)國史館今天舉辦「李登輝僚屬故舊訪談錄」新書發表會,前總統陳水扁在書中回憶,他就任總統後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找不到九二共識相關檔案,而前總統李登輝直至2004年,才說九二共識不存在。
國史館今明兩天與李登輝基金會合辦「李登輝百年誕辰紀念新書發表暨學術討論會」,回顧台灣民主發展,今天邀請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松田康博以「探索巨人的足跡:李登輝總統與他的時代」為題進行專題演講。
陳水扁在新書中表示,他就任總統後花了一個月時間,才知道沒有所謂的「九二共識」,而李登輝直至2004年才說九二共識不存在。
陳水扁指出,1992年「一中各表」,只是國民黨單方面提議,北京並未接受,也未達成共識,只在「一中」有共識,「各表」無共識,勉強要說雙方有共識,那就是「沒有共識的共識」。
陳水扁提及,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並無相關交接條例、也未制度化,政權如何和平轉移,執政與在野黨皆無經驗;他認為,實際上政權轉移不應僅為口頭移交,而是要良心移交。
他指出,若卸任者不講,接任者將一無所悉,何況許多事情並無檔案文件,都在總統的腦袋裡,能否完整移交取決於卸任者的態度積極與否。
松田康博在演講時表示,李登輝作為總統發揮3種平衡感,首先是黨內外的權力平衡,再者是政策議題的保守與改革,第3則是新大陸政策及務實外交的平衡,即追求開放與抵抗的平衡感。
他舉例,李登輝在危機處理的作法,除抵抗中國壓力,並在尋求美國支援時加強台灣軍事實力;此外,李登輝指示減少對中投資的台積電在台灣扎根,如今成為全球知名的台灣「護國神山」。
松田康博表示,在民主化、本土化的進展以及台灣主體性的確立,李登輝是相當出色的舵手,透過政治藝術發揮多年培養的理想、務實與平衡感的政治家素質,在2000年卸任總統後,仍是一位有足夠餘力及影響力的政治家。
他說,李登輝並非以民調結果為依據來行動,「加人聯合國」、「總統直選」與「特殊國與國關係」等主張及政策,在發言並採取行動之前,都是極具高風險性的政治主張,但李登輝採取行動後,都能獲得多數民意的支持,換言之,李登輝不是迎合民意的民粹主義者,而是引領民意的政治家(statesman)。
松田康博表示,雖然李登輝認為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兩岸一家親」是錯的,但也曾鼓勵柯文哲「更上一層樓」;他認為,李登輝期待的或許是讓受中國強烈影響的政黨邊緣化,藉以實現「兩個本土派政黨」政權輪替,穩住台灣本位的政黨政治。
他指出,有人形容李登輝「講國語時像國民黨官僚,講台語時像帶有流氓氣質的台灣政客,講日語時像大學教授」;也就是說,李登輝的「我不是我的我」,還具有更複雜的結構。(編輯:林克倫)1120729
- 2025/01/22 16:40
- 2025/01/22 15:57
- 2025/01/22 12:28
- 2025/01/21 12:12
- 2025/01/21 10:05
- 2025/01/21 01:2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