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次拍攝到活體地震魚 體長達2公尺[影]
2023/7/23 13:49(7/25 17:33 更新)
(中央社記者王朝鈺基隆23日電)潛水教練汪承儒6月間在深澳漁港附近海域拍攝到俗稱地震魚的「石川氏粗鰭魚」。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說,這是台灣首次拍到活體地震魚,比日本和韓國記錄的更大,體長達2公尺。
汪承儒向媒體表示,當時他們潛水看完沉船後,由深往淺灘方向移動,因為他視力不錯,遠遠就看到1隻大魚,一開始以為是白帶魚,因為之前有看過地震魚圖片,慢慢靠近才發現「牠是好大1隻地震魚」。
「大家都很開心,從來沒在水底下看過活生生的地震魚」,汪承儒說,牠就在離岸邊約10公尺,目測體長2公尺以上,他們在旁停留約10分鐘,牠的身上有2個洞,可能是被鯊魚咬受傷,感覺奄奄一息。
汪承儒說,東北角海域海底生態一直都很豐富,因為保育觀念提升和流刺網減少,魚群也變多,他潛水10幾年,發現海底生態越來越好。
海科館產學交流組主任陳麗淑今天向中央社記者表示,石川氏粗鰭魚生活在約200公尺至1200公尺深海底,通常出現在日本、韓國和台灣海域,日本和韓國曾有拍到活體,體長約1公尺,這隻是台灣首次記錄到活體,且體型更大,約2公尺。
陳麗淑表示,這隻石川氏粗鰭魚身上有2個洞,猜測可能是被達摩鯊咬,海豚和鯨魚等也時常會被達摩鯊攻擊,通常魚類碰到達摩鯊就會「倒楣」被咬。
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陳麗淑說,石川氏粗鰭魚等深海魚白天出現在較淺海域機率不高,會出現在較淺海域可能是為了覓食,但通常不會出現在如此淺的海域,讓潛水者可以記錄到蹤跡。
陳麗淑表示,以往發現都是死亡後被沖上岸,或是被漁民捕獲時已死亡,海科館也有典藏3隻標本。(編輯:方沛清)112072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