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腳田間或山林走動 病患腹痛就醫發現染鉤蟲
(中央社記者蘇木春台中18日電)南投縣70歲張姓男子退休後常赤腳在住家附近田裡走動,66歲李姓婦人常上山赤腳溯溪,2人日前腹痛就醫,醫師在腸道發現白色條狀物,化驗後確認為十二指腸鉤蟲,經藥物治療才康復。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男性患者上月初曾到醫院切除大腸瘜肉,後續需回診追蹤病情,但過沒幾天,患者突然連續腹瀉2週,且體重掉了3至4公斤,家人察覺身體出現異狀,趕緊就醫。
另外,女性患者則是退休後喜歡往山上跑,尤其喜歡赤腳溯溪,日前同樣出現多日腹痛、血便、頭暈等情形,因此安排住院治療。
2名患者經抽血檢查發現,「嗜酸性白血球」數值偏高有異,於是安排內視鏡進一步檢查,都在腸道發現多條不明白色條狀物,且還不斷地蠕動,當下即研判應該是寄生蟲惹禍,經夾出送到檢驗科化驗,證實為「十二指腸鉤蟲」,立即投藥治療,經細問後,這才發現2人原來都有戶外赤腳走路的習慣。
亞大醫院感染科醫師張為碩表示,會造成人類感染的鉤蟲主要有美洲鉤蟲與十二指腸鉤蟲,可經由皮膚穿透造成傳染,並在體內產卵滋長,特別是赤腳行走在受感染者糞便污染的土地,是最主要的傳染途徑,有時十二指腸鉤蟲可能經由直接攝入幼蟲傳染。
張為碩指出,當民眾感染鉤蟲後,可能會出現腹部不適、腹瀉、嘔吐、體重減輕、貧血等症狀,若蟲子爬到氣管,會導致咳嗽、喉嚨癢,嚴重時可能因鉤蟲經血液循環到肺部,造成肺部感染,甚至引發肺炎。治療方式以服用殺蟲藥物為主,一般而言,投藥後病情多半可在3天內大幅改善。
張為碩提醒,民眾到野外務必穿鞋,降低鉤蟲入侵體內的風險。此外,平時應多洗手注重衛生,尤其絕對要避免生食,無論水或食物都要煮熟才能入口,萬一食物已經出現不潔跡象,千萬不要再食用,才能避免病從口入。(編輯:李亨山)112071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