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疫情假訊息 學者:須學習溝通長期累積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日電)學者研究COVID-19疫情中錯假訊息發現,要降低不實訊息傷害無捷徑,專家須學習如何溝通,並長期提供易於理解的充分資訊,才能助公眾在資訊爆炸環境下辨別複雜訊息。
國際藥學期刊「藥物控制釋放雜誌」(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於去年底與今年6月陸續刊登2篇由台灣學者研究疫情中錯假訊息的研究評論,指出上述觀點;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請作者群說明文章內容、邀科學溝通專家對此發表意見,並發布新聞稿說明。
研究評論作者包含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副教授鄭瑋、台灣大學藥學系副教授王繼娟與助理教授黃彥銘、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助理教授詹勲育。
鄭瑋指出,醫療人員和科學家傳達科學訊息給民眾時,除把科學證據轉化成明確易懂的說明,更需要同理不同受眾在社會背景和心理特質的差異,才更能與民眾對話。
黃彥銘則觀察到,國外政府和研究單位常公開科學數據報告,科學界也會積極討論打擊不實資訊的方式,或是由科研單位提供科學家相關培訓課程。
王繼娟分享自身在美國經歷指出,當地科研單位鼓勵不同研究領域專業人員了解其他人的研究,科學家也常利用社群平台Twitter與Podcast推廣科學或自己研究的內容,是台灣科學家可以參考的。
詹勲育補充,很多國外對抗科學謠言案例與資源,都可供台灣實務參考,例如歐美有些政府會與非政府組織合作對抗不實訊息等;台灣也應進一步了解民眾傳遞錯假資訊背後的動機與原因,才能提出相關策略。
長期關注科學溝通的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黃俊儒對文章提出意見表示,文章聚焦在醫療現場信任感的建立,並具體提供幾個面對假訊息的策略,包括建立關係、分析共享的現實,以及量身訂做的建議;但台灣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中還有明顯的「政治極化」現象,造成了許多社會成本耗損。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羅尹悅同意「信任」非常關鍵,且有賴長期累積;但社會之所以信任科學,是因科學知識為生活帶來效益,而不是各界積極溝通的必然結果,唯有靠平時累積,在緊急情況下,社會才更能接受基於科學證據的決策。(編輯:張雅淨)112070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