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奇美醫院研發人工智慧 助精準脫離呼吸器決策

2023/6/27 14:20(6/27 14:2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部長陳奇祥(中)、主治醫師陳欽明(右2)等人27日發表早期預測成功脫離呼吸器時機人工智慧系統研發成果。中央社記者楊思瑞攝  112年6月27日
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部長陳奇祥(中)、主治醫師陳欽明(右2)等人27日發表早期預測成功脫離呼吸器時機人工智慧系統研發成果。中央社記者楊思瑞攝 112年6月27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27日電)奇美醫學中心研發「早期預測成功脫離呼吸器時機之人工智慧系統」,輔助醫療人員預測重症病人脫離呼吸器決策,上線後病人平均使用呼吸器時間減少18小時,並提高成功拔管率。

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欽明今天在院內衛教宣導會表示,呼吸器是加護病房病人續命重要維生儀器,但也可能引起感染、肺損傷等相關併發症。臨床上約70%病人能嘗試呼吸器脫離及移除,但脫離最佳時機有時難以判斷,過早或過晚都可能引發相關不良反應。

陳欽明指出,傳統呼吸器脫離評估準則無法適用於各種病人,且無量化數據,加護醫學部研發以人工智慧技術分析透過雲端接收相關大數據,結合現有加護病房與呼吸治療系統,完成「早期預測成功脫離呼吸器時機之人工智慧系統」,於2020年正式上線使用至今。

他說,院方統計加護病房導入這套系統輔助前後差異,發現病人平均使用呼吸器時間可減少約18小時,且成功拔管率也提升,幫助節省不少加護病房相關費用。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陳欽明表示,去年12月1名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重症病人,插管使用呼吸器住進專責加護病房,在病情逐漸改善後,曾數度想要扯掉身上管路並走下床,醫療團隊依傳統評估發現拔管成功率小於50%,但運用人工智慧系統預測成功率達80%,最後決定移除管路,病人隔日順利轉出加護病房。

陳欽明表示,這套系統曾參加國內多項相關比賽獲獎,並取得經濟部專利,院方也將成果發表成2篇國際期刊,未來可望透過技轉機制,由廠商開發附加人工智慧脫離自動提醒功能呼吸器,擴大應用範圍。(編輯:孫承武)11206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17